销售价格:
以上问题都是在监理制度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使得公路监理企业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对监理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从浅层面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是受到社会体制、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但从本质上去分析,则是由于整个公路监理行业内大多数监理企业的规模较小,人力和财力资源投入不足,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从而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强,综合实力较弱。所以,以上大部分问题的原由归根到底是监理企业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内在的,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一种核心能力。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树,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树根,他决定着企业这棵大树的成活与枯萎”。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在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
尽管理论界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理论还有很大的争议和分歧,但都不外乎将其视为企业的一种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不易被对手所模仿,使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能力,是企业内生的、独具的、能给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能力。
综合上面对核心竞争力的描述,结合监理行业的特点,本文认为对监理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是监理企业内部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与企业运行机制的有机整合,能够使监理企业在监理领域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系列互补技能和知识的组合,能保障监理企业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内一流水平,使监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工程监理领域中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合力。核心竞争力是监理企业优势的主要来源和价值增长的重要保证。
2.核心竞争力定义的内涵
上面关于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揭示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
(1)核心竞争力是监理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积累性学识;
(2)核心竞争力是监理企业整体所表现的一种竞争能力而非某部门或在其领域的技术专长;
(3)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是在于“协调”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不可分解的合力;
(4)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结构的、隐性的形式存在,不易被对手模仿;
(5)核心竞争力具有持久性,能维持监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竞争优势;
(6)核心竞争力本身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其表现形式或载体却是有形的,如技术专利、人力资源、生产设备、核心产品、核心服务等;
(二)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监理企业的竞争力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资源竞争力及管理技术竞争力等,但并不是每一种竞争优势都能形成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制胜的特殊能力,具有非同于一般能力的一些特征。因此,只有深入了解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才能有效地认识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核心竞争力的独特作用,使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企业有用的战略资源。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它能够提高企业效率,能够使建设监理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对手更具优势,因而给业主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更多利益。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建设监理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和取得市场领先者的优势地位,从而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长期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就消费者而言,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在于给业主一种超过他们价值判断的利益,能够使建设监理企业满足业主的基本利益的需要,也就是说,有助于顾客价值的实现。因此,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业主都具有独特价值,有助于监理企业赢得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2)知识性。企业知识是一种独特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是因为企业内部的知识,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且还在于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决定了每个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机会和资源的配置方法而且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发挥程度。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从而最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体现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说,知识是企业优势的根源。
(3)辐射性。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好似一个“放射源”,通过发散作用,将核心能力、技能不断扩展到建设监理服务上,为业主创造源源不断的创新服务,以维持企业在工程监理领域长期的竞争优势,并对企业开拓新的服务市场产生促进作用。比如,一个监理企业在投资控制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它就可能针对不同的合同采取不同控制模式,达到业主满意的结果,同时也有助于其向工程审计,造价咨询等领域开拓业务。
(4)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学习,创造和积累所形成的,带有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是该企业独自掌握的,而其它企业难以模仿和掌握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企业才能凭借这种能力取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回报。
(5)难以替代性。核心竞争力是与知识相关的,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投资的不可还原性。但可以给企业带来超常规的资产收益率。而且一旦形成,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被替代。难以替代性的程度取决于能力价值持续实现的周期。
(6)叠加性。两项或多项核心竞争力有机组织起来,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派生出一种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叠加不仅是关键能力、有效能力的集中,而且是那些多余、落后、无关的机制或职能的消除,企业要注重由此而形成的,“l+l>2”的增值效应。
(三)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与指标
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监理企业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其形成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而显得复杂、模糊,要准确全面衡量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存在不少困难。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一文中提出了判断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标准:
(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
(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
(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为了进一步评价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营造能力,需要设置一系列指标,从而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得监理企业可以根据内外因素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修正。以保持和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维持企业的长期的竞争优势。
表1 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监 理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监理
企业
经营
管理
水平 管理能力 1.企业经营者素质;2.企业文化;3.内部管理流程;
4.资料档案管理制度;5.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状况 1.资本金;2.流动比率;3.资产负债率;
经营能力 1.市场占有率的增长率;2.信息收集和沟通能力
3.经营环境适应能力
人员
素质
和
技能 监理队伍素质 1.监理队伍水平;2.各专业配套情况
3.监理人员素质;4.总监理工程师素质
监理队伍现场
控制能力 1.“三控二管一协调”能力
2.工作规范化程度;3.人员配置的合理性
企业信誉 1.业主满意度;2.承包商满意度;3.社会地位
社会效益 监理项目成效 1.工程一次通过验收合格率;2.监理工程获奖率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监理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