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合理定位,抓住独特的卖点。品牌定位就要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品牌定位在一段时间内应保持不变。第二,品牌定位要清晰。“健康成就未来”给海王一个清晰的定位:健康产业。它使品牌的发展得到正确的指引,也使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用途把握得更加准确。第三,品牌定位要独特新颖,突出产品的卖点。稀世宝矿泉水的卖点:“富硒,保护视力”,设计的十分聪慧:既避开强势品牌的锋芒,又攻击同类产品没有类似承诺的软肋,并对准了学生保护视力的特定要求,突出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地方,便能得到很好的销售市场。
(三)塑造特有的品牌形象
塑造特有的品牌形象对品牌的宣传很重要。品牌设计是一门艺术,既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又要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除产品功能、质量、包装、造型设计是关键外,商标设计也很重要。通常,具有美感,文化内涵丰富,简洁醒目,易于传诵,构思精巧,能超越时空,并朗朗上口的品牌最易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品牌设计往往要体现出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但其立足点大多根植于企业优势、消费者特点、同行比较这三维坐标。如3M品牌优势在于机械、动力与管理,服务并满足的是公司办公需要与工厂制造需要,在同行中凸现的是“小而精”的个性与数字化技术领先的魅力。诚然,品牌设计必须顺应市场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创新,才能使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取胜。
品牌核心价值的个性化、差异化建立在周密的市场调查、全面了解市场竞争对手的基础上,重视消费者现实及潜在需求,注重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积极的消费感受,客观分析品牌的差别优势是实现品牌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重要内容。品牌是在全方位市场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认同,高度差异化的核心价值使品牌能够避开正面竞争,以较低成本在目标细分市场建立领先优势。不少品牌就是通过建立差异化的核心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如重庆奥妮就是以“不燥不腻,爽洁自然”为核心价值,以其“绿色环保”和“回归自然”个性化理念区分于化学类洗发水,使得奥妮品牌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迅速占领了植物类洗发水细分市场。所以产品都要突出它的特别之处,才能一直保持市场竞争力。
(四)铸造企业文化
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能使本土品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熠熠生辉。提炼品牌核心价值要注重以民族文化充实品牌内涵。牛仔承载着西方文化,中国企业要创造一个国际驰名的牛仔品牌,恐怕有点难度,但是,中国企业塑造一个国际驰名的唐装、旗袍品牌肯定比牛仔品牌容易;某洋快餐从营养角度看是“垃圾食品”,但是凭借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全球传播,却依然能风靡世界。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全球一体化过程中的品牌战,品牌建设更需要注重文化内涵,要注重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品牌叙事题材,通过弘扬文化来弘扬品牌,让品牌内涵与民族文化相互辉映。在宣传品牌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带到国际,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五)提高保护意识积极注册
为了使品牌的建立不受损害,我国建立了一系列品牌保护战略对策。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来说,提高品牌意识和品牌自我保护是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许多企业在创建品牌后却因为没有注册不得不把多少年积累的心血付之东流,即使有的最后买回了名称,但却历尽艰辛,受够了教训。为了更好的保护品牌,我们一定要提高品牌保护意识,积极注册品牌。以免创出了口碑的品牌被他人抢注,白白地“为他人做嫁衣裳”。此外,在中外合资、合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我国品牌商标的保护,防止其被外商买断,封杀。加强品牌防卫,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持好的口碑。如果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就会无所适从,品牌的口碑就会被破坏。加强法律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为国有品牌提供法律屏障,使国有品牌的保护有法可依。总之,有效地按照国际惯例使用法律手段保护我国国有品牌,尽最大的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现在我们已进入品牌战略制胜的时代,企业做大做强要靠战略的支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决好战略问题是品牌发展的基本条件。虽然,我们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但还必须正面在品牌战略方面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认识到强势品牌是企业整体行为努力的结果,是系统的、科学的、连续的品牌战略的结果,品牌传播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战略解决的是诸如目标、方向与道路等品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做正确的事情”的问题,而品牌传播无非是如何“正确地做事情”问题,前者指导后者,前者是纲,所谓“纲举目张”。面对竞争跃上新平台和入世后国际品牌的激烈竞争,我们一定要时刻跟上国际的发展,运用正确的战略树立中国品牌,使中国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引文注释:
(注1)张世贤:《现代品牌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4页
(注2)张世贤:《现代品牌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8页
(注3)沈洪:《“名牌带动”给广东带来什么》,中国质量报,2007年9月19日
参考文献:
1.杜纳•E•科耐普:《品牌智慧——品牌培育(操作)宝典》,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6月第5版。
2.大卫•A•艾克,爱里克•乔瑟米塞勒:《品牌领导》,新华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3.莱斯利•德•彻纳东尼:《品牌制胜——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中信出版社,2005年9月第3版。
4.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版。
5.艾.里斯、杰克.特劳特:《营销革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张世贤:《现代品牌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7.沈洪:《“名牌带动”给广东带来什么》,中国质量报,2007年9月19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