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2)民营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什么好处?
(a)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就是针对企业整个经营,生产,销售过程的各个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和控制,最大的优点可以预防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的发生,一次性把工作做好,在前道环节就把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避免和消除,可以减少产品成品出现质量问题再临时救急的情况,有利于把管理者从日常的琐事中解脱出来,多考虑单位的发展前景,以最少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润;ISO9000质量体系论证已经是企业发展,开发国际市场的基本条件。
(b)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员工培训,将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的经验纳入到一套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之中,用于培训员工,规范员工的工作程序,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一项要求,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展,可以解决我们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经验和制度,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升值和利用。
(c)客户资源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没有了客户的支持和接受,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成长都是空话。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客户的服务有了详细的要求,为客户服务,为客户着想与客户构通,通过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防止相同的错误重复发生;能够方便快捷地向顾客提供产品,服务和反馈;客户在消费产品的时候,将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注重企业是否通过了ISO9000的论证?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的实施,可以让企业获得持续和稳定的客户资源。
(3)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贯彻ISO9000标准,就是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并被确认的过程,这是一项系统、严密、扎实而又艰巨的的工作,必须有通盘的策划和计划。
(a)质量体系建立的组织策划。在管理者的推动下,企业有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想法,质量体系建立前期的工作包括:1.领导决策,统一思想,形成共识;2.组织落实,成立领导小组和精干的工作班子;3.拟定贯标工作计划;4.进行质量意识和标准培训。 以上工作中,企业管理层的认识与投入是质量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关键,组织和计划是保证,教育和培训是基础。
(b)质量体系的总体设计。这工作包括:1.质量体系现状的调查与评价;2.质量保证模式选择;3.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确定管理者代表;5.确定组织结构,明确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6.配备资源;7.确定质量体系结构和选择质量体系要素。
质量体系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在质量体系总体设计过程中,选择和确定质量保证模式和质量体系要素,制定适合本身特点的方针和目标,构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体系结构是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质量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组织结构的设置应坚持精简、效率原则,职能完备且各部门之间无重叠、重复或抵触现象存在。
(c)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编制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体系文件是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中心任务。这项工作包括:1.质量体系文件结构的策划;2.体系文件编写培训;3.体系文件的编制;4.文件审核、批准和发放。
质量手册是描述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是描述为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主要依据。程序文件应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可行性以及协调性;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产品或项目所规定的措施和活动顺序的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属详细的作业文件,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顺序可依企业情况而定。
(d)质量体系的实施、运行和保持。质量体系文件是否可行有效,要在运行中检查,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1.质量体系实施的教育培训;2.质量体系的实施运行;3.内审计划的编制与审批;4.内部质量体系审核;5.纠正措施跟踪;6.管理评审。
评价质量体系,首先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是否建立,然后看是否按文件要求贯彻实施,并且在提供预期的结果方面是否有效。内审与管理评审是企业内部对质量体系评审、检查、评价的方法,在质量体系实施、运行过程中,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建立起一种自我改进和完善的机制。
(e)质量体系的合格评定。在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企业可根据需要申请第三方认证,这项工作包括:1.选择认证机构;2.提出认证申请;3.认证日程表确定;4.认证时的准备;5.认证后纠正措施的跟踪。
最后一点:ISO9000要求贯穿于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任何过程,企业大多数的部门、活动层面都会涉及到,要建立系统、协调的质量体系文件,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是最重要。推动过程与各部门的日常业务有暂时的冲突,引起各部门的抵触,这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这时,最高管理层的表态就非常重要,最高管理层倾向与你的意愿使各部门必须配合ISO9000的工作,这样一来,工作的顺利程度会大大提高。推动ISO9000在企业的建立,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包括一些奖惩措施的采用,建立ISO9000体系必然会触及一些陈规陋习,如果不坚持改进的要求,建立的体系必然逐渐变成空架子,要努力使部门员工的行为逐渐适应和习惯体系的运行,并非一躇而就,更不可半途而废,坚持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效果,这是我实践中的经验。
5、 健全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融资能力
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一次次融资、投资、再融资为前提,资本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其势必产生扩大规模,增加投资的内在需求,选择融资结构便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
民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也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民营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不过,在发达国家,非正式的权益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体系、二板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资本缺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了一般性原因外,还有其特殊的一面,主要是经济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所带来的制度摩擦。
健全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才能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企业才有发展所需要的充足资金。民营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差是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在企业内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中,会计人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和改善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是确保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条件。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要取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激化,而惟一可以解决的办法是对民营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基本出发点,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即企业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环境和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是必然的,民营经济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十六大报告为中国的非公经济破除了体制性的障碍,民营经济今后可以且一定要与国有、外资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展竞争。当前,民营企业所面对的是机遇,也是挑战,研究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坚信,通过建立和健全了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只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民营企业一定会得到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李连华. 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连接与互动 [J]. 会计研究,2005第2期
2.郭勇.论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3.杨有红、胡燕.试论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J].会计研究,2004年第10期
4.程新生.企业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5.杨纲:《中国民营经济的现状与发展》,《上海投资》1999年第7期。
6.吕政、郭朝先:《我国民营企业的新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7.曹雁翎:《新时期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1期。
8.白桂梅:《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民营企业》2000年第4期。
9.叶国灿:《家族文化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局限性与回避》,《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2期。
10.卢福财、胡大立著:《21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方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11. 陈修和:《中国民企反思录》, 羊城晚报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12. 陈清泰:《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3. 嘉兴裕德服装有限公司:《ISO9001:2000质量手册》,2005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