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英国实行公务员制度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公务员队伍不但是政府稳定有效运行的基石,而且也堪称为世界上廉洁的典范,这归功于这支队伍建立了一整套全方位、多层次的保廉制度。其中,监督体制相当完善,它包括行政系统监督、司法系统监督、议会系统监督和其他(政党、工会、舆论等)监督四方面,而且监督机制比较协调,整个监督工作具体实在,有很有特色。如议会对行政的监督非常严格,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在公务员的从政廉洁建设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监督机构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同时本身也受到严格的监督的做法,这些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三)美国的独立的反贪机构
一提到美国的独立反贪机构,马上会令人想到素有“独行侠”之称的独立检察官。“独行侠”不听命于任何人,如出于调查需要,他几乎可以传讯任何人,上至总统和议员,下至平民百姓。美国的独立检察官以及其他独立反贪机构可借鉴之处在于:其一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廉政机构不受制于其他部门的领导,在最高领导下独立行使权力,不听命于他人(除最高领导人之外);其二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法律赋予该机构具有广泛的权力,具有执法的权威性,在反腐方面有权进行调查、提起公诉、作出裁决和进行公布,不管被调查人的职位有多高,这些治贪机构都无所顾忌;其三具有自身的廉洁性,国家对这些机构有严格的监督制度,要求反贪机构自身公正廉洁。
四、海关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对策
对海关系统的腐败现象,既要看到它的复杂性,又要看到它的可遏制性。要有效地打击腐败,就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把防范、教育、惩处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严治标、着力治本、标本兼治。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依法制权,重在治本
遏制腐败,何为治本之举?过去我们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但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海关关员出现了腐败问题,多从思想上找根源,往往把制度上的漏洞给疏忽或掩盖过去。在开展反腐败工作时,过分强调思想教育,认为这才是根本,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其结果往往是一边抓教育一边出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克服特权思想,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在反腐败工作中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的关系,说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当前一些海关关员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是钱权交易、以权谋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海关关员的腐败,实质上就是权力的腐败。依法治权,也就是扼住了腐败的喉咙,使其不得蔓延。因此,在反腐败工作中,应把加强制度建设和确保干部依法用权放在首位。从目前海关的实际来看,应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抓好制度落实,加强对关员行使权力的制约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治关不严、纪律松散,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是导致海关人员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海关近几年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相继出台了“廉政100条”、“六项禁令”、“红包公布制度”等制度规定,在规范关员从业行为、廉洁自律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制度缺乏系统性,往往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所出部门不一,有的已经过时,有的甚至前后矛盾。因此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完善和整合各项廉政制度。此外,还要注意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海关纪检监察工作应时刻对照廉政制度检查监督,继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做到廉政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是针对海关部分业务廉政风险高、隐蔽性强的特点,结合业务高风险环节,制定相应的岗位廉政规定,建立健全高风险岗位责任制,做到从源头上杜绝行业不正之风;三是坚持方便与严密、制约和效能相统一的原则,对业务作业环节和全过程进行系统检查,堵塞存在的漏洞,规范业务作业流程。
2、以预防为主,强化内外监督机制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预防、综合治理,继续以堵塞权、钱、人管理方面的漏洞为重点,从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入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防止权力失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从目前情况看,需要继续强化三类监督。第一类是海关内部监督机构的监督。一定要改变当前各种监督机构监督无力的现状,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立法,明确对海关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程序,职责和权限,使该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同时还要保障监察机构工作人员的权利,保证这一机构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不因开展正常的监察工作而受到打击和报复。在实施监督时尤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领导干部是海关事业的骨干,应当成为监督的关键对象。第二类是广大群众对海关关员的监督制度,要提高海关工作的透明度,要通过公开办事程序、走访听取意见、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等形式来增强海关工作的公开性,让人民群众知政、知情,为强化民主监督创造条件。第三类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海关要多与传媒沟通,既赞家荣,也扬家丑,当然,这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监督机制的健全,可对少数关员的失职行为起到警示作用,使那些有腐败行为的人能及早悬崖勒马,控制腐败现象的发展,从而激励广大关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二)加强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建设反腐倡廉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预防性措施,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做好这项工作,使广大关员真正懂得腐败对国家乃至对自己的危害,在海关里形成一个腐败可耻,廉洁光荣的良好氛围。这样,大多数关员才能自觉抵制腐败,互相监督,使腐败现象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新的形势下,怎样才能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廉政文化,笔者认为,首先,要在中央反腐败方针的统领下,结合海关系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创新廉政学习方法和形式,帮助海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得与失、苦与乐、荣与辱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腐蚀,杜绝行业不正之风[7];其次,教育关员要知足常乐,踏实工作,依法行政,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通过算好“四笔账”(政治账、经济账、人身账、家庭账),使全体海关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树立“三心”(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三感”(荣誉感、耻辱感、紧迫感),把住“四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做到警钟长鸣。
(三)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震慑腐败分子
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腐败分子,既是对有腐败行为的关员的拯救,也是对广大干部的一种教育。通过严厉惩治腐败,尤其是对湛江、厦门等特大走私案件的查处,使关员看到腐败分子身败名裂的下场,能切身体会到腐败的危害,从而在思想上敲响警钟,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珍惜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前途,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教育,也是别的教育形式所替代不了的。2005年,海关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得到有力的查处,共立案75宗,涉及110人,结案86宗,给予党政纪处分110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追究刑事责任18人(含上年度遗留案件)[8] 。上述反腐成绩使海关反腐败抓源头的工作顺利推进,关务公开更加规范,反走私与反腐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既要重点查处在社会上影响大,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又要注意查处接受红包,收受好处方面的小案。同时,进一步总结经验,做到“查处一案,建立一制,堵塞一洞”,使反腐败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四)开展防止利益冲突探索,做好预防腐败工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