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公司内部治理的主题包括解决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问题、所有权安排问题、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股东监控经营者所花费的成本就是代理成本,它包括以下内容:(1)出资人与代理人的签约成本;(2)监督和控制代理人成本;(3)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策略的成本,或执行次佳策略所需的额外成本;(4)剩余利润的损失。目前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既股东通过“用手投票”在企业内部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市场监督或外部监督是解决代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1)在股票市场“用脚投票”;(2)通过企业并购。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企业的代理问题不可能从企业监督机制的设计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让经营者成为公司的股权所有者是人们解决代理问题的另外一个办法。这一方法的思想来源是契约企业理论,它不同与传统的所有人—代理人理论,即股东是真正的企业所有者。它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者、工人、客户、供应商、银行、社区等)才是企业的真正的所有者。从目前看,这一理论的一方面适应了企业内部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两权分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对企业的其他产权主体的平等财产权利的承认。
企业内部治理的第三个主题是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是指有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那些人(通常包括企业的经营者、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外部人主要是指企业的股东,特别是指社会股东。内部人控制是特制在公司控制过程中,内部人通过公司控制,追求自身利益、损害外部人利益的现象。它主要出现在转轨国家改革过程中,在非转轨国家也存在形式不同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二、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机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它反映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金融关系,即以资本和信用为纽带,通过投资与借贷构成的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发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继股票、债券市场之后,各国资本市场的其他金融工具也陆续问世。认股权证、股票期权、金融期货等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融资和对外投资活动,推动了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
(一)MM定理
我随着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提出了著名的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其市场价值间的无关性定理(简称MM定理)。这标志着资本结构理论从传统观点向现代观点过度。是资本结构理论的一次飞跃。但由于MM定理把市场看成是完全有效的和未能考虑债券代理成本的存在,现实中的无关性定理并不存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来的学者对该理论的发展主要是放松其假定,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
(二)资本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