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1949¬¬—1952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工资制度开始建立的时期,政府将根据地和老解放区的供给制以及国民党遗留下来的混乱的、腐败的、不合理的制度废除,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等级工资制度。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建立了按职务划分等级,“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的工资制度。
2、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资分配(1952—1978年)
这一时期主要以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平均主义为主,没有奖励制度,从1956年开始多数职工的工资没有经过调整。医院同样如此,医护人员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奖励与津贴,大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3、 改革开放以来工资改革的演进(1978年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工资制度也经历了多次的改革。首先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逐步开始建立奖励制度和津贴制度。职工的工资也开始进行调整,职工的升级不在以看“政治表现”为依据,而主要是依据职工的“劳动态度好坏、技术高低和贡献大小”。其次开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资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资制度由原来的国家控制改变为国家宏观指导,单位自主分配。公立医院也建立起了奖励制度和福利津贴制度,除工资以外,各种奖金和福利、津贴已经成为医护人员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公立医院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因其特殊的社会性与公益性,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不能以获得利润为目标,因此在经营和薪酬分配制度上至今还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
(二) 某公有制医院的组织结构与人员结构
1、 组织结构
某公有制医院的组织结构如下表1
表1:组织结构表
职能处室 临床医疗 临床科科室 管理科室 党群团体
医院办公室 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脏中心 药剂科 感染管理中心 工会
党委办公室 检验科 物资中心 纪检
人事处 放射科 器械处 团委
医务处 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骨科 病理科 计算机中心
门诊部 营养科 病案科
护理部 呼吸基础实验室 后勤服务中心
科研处
教育处 五官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科
保卫处
基建处 综合科室:急诊科、麻醉科、中医科、职业病科
医疗保险部
财务处
审计处 妇幼科:妇产科、儿科
后勤管理办公室
2、 人员结构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758名,其中行政工勤人员207名,这里含行政管理人员19名;卫生技术人员551名,这其中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2名,正、副教授21名,正、副主任医师78名,中级职称158名,护理人员270名。
(三) 某公有制医院的薪酬管理现状
1、 基础工资:
现医院的基础工资是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制定的统一的等级工资制度制定的。⑴对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职务大小分成六个等级,每个等级又根据资历和工龄分成十至十五个档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级见下表2:
表2: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级表 单位:元/月
职务等 级 正副院长,党委书记 工会、纪检、团委书记,职能处室主任,临床医疗大科主任 职能处室副主任,临床医疗大科副主任,二线科室主任 临床医疗小科主任,二线科室副主任,临床医疗大科护士长 临床医疗小科护士长,职能处室课长 普通职员,护士
职
务
工
资
标
准 1 1109 808 564 435 380 343
2 1174 864 606 462 399 358
3 1259 920 648 489 418 373
4 1334 976 690 516 437 388
5 1426 1047 741 543 456 403
6 1518 1118 792 578 481 422
7 1610 1189 843 613 506 441
8 1702 1260 894 648 531 460
9 1794 1331 945 683 556 479
10 1886 1402 996 718 581 498
11 1473 1047 753 606 517
12 1098 788 631 536
13 1149 823 656 555
14 858 681 574
15 893
⑵对医院的医护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又根据资历和工龄分成十一至十六个档次。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级见下表3:
表3: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级表
职务等 级 教授,主任医、护、药师 副教授,副主任医、护、药师 主治医、主管护、药师 医师、护师、药师 医技、护士、药技
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