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3. 提高管理人员的领导水平、培育良好的内部人际关系
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天时、地利和人和。其中“人和”最为
宝贵,有了“人和”才能去争取和利用“天时”(客观环境和机遇);有了“人和”才有可能去逐步完善和发挥“地利”(本企业的资源优势)。如果没有人和,经营者和员工纠纷不断,企业领导班子、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遇事互相扯皮,则再好的市场机会也将错过,再好的内部资源也将耗尽。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气氛不但可以增加个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所以培育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激励员工的温床。
团队精神能促进员工参与决策过程,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民主气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满意感。在令人满意的团队气氛中,员工能够较好地对付外来压力,并更乐意工作。因此,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已成为提高激励水平的催化剂。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用团队形式完成企业各项任务,是处理复杂工作任务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实际工作中,酒店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各个部门间的相互理解和员工的合作精神,并以相互合作为工作方式取向,加大对群体合作工作取得成就的激励。此外,酒店还可以采取诸如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等其他措施,通过内部杂志、告示牌、图书室、健康俱乐部、节假日庆祝活动、聚餐、短途旅游来创造良好的酒店内部人际关系。
管理的本质是处理人际关系。要想建立同事之间(包括上下级)互相信赖、互相帮助的融洽关系,特别是管理人员应该首先采取实际行动,对员工坦诚相待,工作上欢迎员工参与,适当授权,生活上主动向下级表示关心。与之相反,如果管理人员并不真心关心员工,那么就很难取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如果管理人员对员工表现出不信任,则员工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畏首畏尾、热情不高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将激励工作融合到日常工作中,在工作上给予员工大力帮助、指导和咨询,主动征求员工的意见,并勇于承担责任;在生活上给予员工悉心的关怀,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例如,在员工生病或是其家庭遇有大的变故时,管理人员要及时送上温暖等。此外,管理人员自己也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真正成为员工心服口服的榜样,才能有力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 合理制定薪酬制度,发挥奖励的强化作用
我国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说还不高,基本生活需求依然左右员工的行为,所以货
币收入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因而也最能促使他们产生动力。根据洛克的一份评估激励方法对生产率的影响的研究报告:金钱刺激可以使生产率提高30%。(注13)当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员工较高层次的需要将成为产生动力的重要源泉。
酒店的大多数普通员工是低收入的第一线工作者。一般来说,他们比较重视可以满足基本需要的工资和奖金。对普通员工,酒店宜采取“基薪+综合奖金”的薪酬制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奖金的效用。奖金可以对某些行为产生正强化作用,可以促使员工主动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酒店要实行差别化的奖励措施,加大奖金对员工的吸引力。使员工的积极性巩固和保持下去。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奖励点”,按照对酒店贡献的大小颁发不同额度的奖金,如对超长工作量的员工、顾客满意的员工、为酒店节省了成本费用的员工颁发奖金。同时奖金的发放要把握时机,及时适度,不能把奖金与工资放在一起发放,避免员工把工作应得与额外奉献混为一谈,削弱获奖感受。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酒店的普通员工最看重薪酬激励,酒店管理者要充分重视这一调查结果,将员工不太看重的福利等其他开支削减,而“集中优势财力”于员工的奖金发放上将取得明显的激励效果。
而对于高层管理人员、技术和业务骨干可采用不同于普通员工的薪酬分配方式,如实行年度分红、期权激励等,即采用“基薪+业绩奖金+股票增值期权”的薪酬制度,重在长期激励。
认可与赞赏不仅能加强反馈与沟通,还能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宿感。酒店如果善于运用这种方式,有时可能比金钱更具激励作用,而且还可以节约酒店的经费,一举两得。认可与奖赏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授予最佳工作者、五好青年、技术能手、爱店标兵、模范家属等称号,佩戴公开标志,颁发证书、奖状、奖品,照片上光荣榜、进行宣传报道,成为“店内新闻”人物等,起到形象激励和荣誉鼓励的作用。
本次结果还表明酒店的女性员工比男性员工更注重奖励,年龄较大的员工也比年轻的员工更注重奖励,这符合我国的社会现实。由此可见,酒店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所造成各自需求不同的状况,根据客观存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会收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5. 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前途
社会上存在 “酒店业是吃青春饭的行业”的错误认识,使许多员工把酒店工作看作临
时性的职业,这是酒店员工跳槽率过高的原因之一。酒店只有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前途,按系统性、制度化的原则实施多跑道、多层次的激励模式,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出不同的激励制度,注重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帮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才能让员工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这也是酒店留住优秀员工、保持员工满意度、培养员工对酒店忠诚感的必由之路。
具体的做法包括:①迎新演说。虽然简短但要正式,要由高管代表去做;②不要轻易许诺,不要让奖励变为空中楼阁;③改进每一个坏系统,不使某一小组的成绩被另一小组的错误所掩盖;④至始至终强调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并倡导学习;⑤随时提供案例分析、模拟式的训练,而不是长时间的课程;⑥对每个训练都评估效果,以检视训练质量和员工反应,如果未达到预期,果断改进;⑦创造机会,让员工去应用所学,而不是“习而无用”;⑧尽可能利用每一位员工的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酒店可以适当采用多层次的级别和职位,以便让更多员工能得到晋升的机会。例如,酒店可以采取管理与技术并行发展的双轨制。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层次为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技术岗位如服务员的上升阶梯有初级服务员——中级服务员——高级服务技师。每一层级中又可细分不同级别待遇和不同权利。高级服务技师的收入可能比中层管理人员更多。这样就使员工在各个岗位上都大有“奔头”,从而安心在其岗位上工作。当然,对那些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并且愿意做管理工作的员工,可以提拔到管理岗位上去。
酒店中的经营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相比,需求倾向于更高层次。他们对成就和权利的追求更加迫切,更多地是想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