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摘要】:
近几年来,与全国大的格局一样,邯郸市民营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发展速度加快、社会贡献率增长、固定资产投入激增、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突起、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园区日见规模、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等特点,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其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本文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进行了深入具体分析,研究提出了抓认识、抓重点、抓环境、抓服务、抓调整、抓开放、抓管理、抓人才等八项解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民营经济 持续发展 邯郸市 问题与对策
【正 文】: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国有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同全国一样,邯郸市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可观的经济规模。特别是2002年以来,邯郸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坚持“开放总揽、环境先导、民营突破”的发展战略,引导全市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加大投入,调动了全市人民群众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使全市民营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和提高,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起形成了国民经济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于推进邯郸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扩大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宏观与微观层面的深入具体分析,该市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深层困难和制约因素,值得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邯郸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高速的增长,其中增加值增长43%,营业收入增长38.8%,实缴税金增长65.5%,固定资产投入增长101%,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四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增加值比去年净增161.5亿元,超过前三年净增合计(148.5亿元)1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936.5亿元的57.3%,比2003年提高8.1个百分点;营业收入比去年净增582.5亿元,接近前三年净增的合计(592.8亿元);实缴税金比去年净增11.9亿元,超过前三年净增合计(7.9亿元)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32.9%,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入比去年净增88.9亿元,超过前三年净增合计(52.3亿元)36.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51.1%,较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全市民营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在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和比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社会贡献率实现突破。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3%,首次突破“半壁江山”,比去年提高8.1个百分点,相当于“十五”前三年的贡献率。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首次突破三分之一,比去年提高4.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1%,比去年提高16.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就业人数达到145.8万人,比去年净增16万人,成为历史同期增加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本年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416人。这些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固定资产投入激增。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1亿元,同比增长101%,突破了去年总投资的2倍,实现了历史性的翻番。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的加快,有力地拉动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投资结构上的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项目多。全市民营经济百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共有1343个,完成投资129.1亿元,占总投入的72.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7个,占总项目数的4.2%,累计投入58.7亿元,占总投入的33.1%。二是投资方向优化。从行业投资比重上看,工业企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1.5%,比去年降低6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农业产业化的资金占总投资的5.6%,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投资增长上看,工业企业投资比去年增长68.1%,低于全部投资增速32.9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投资比去年增长141.5%,高于全市投资增速4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迅猛地增长态势。投资方向的变化,说明我市民营经济投资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66.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6.4亿元,一、二、三的比例为由上年的1:73:26调整为1:68:31。第二产业虽仍占主导地位,是民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但与上年相比,降低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上升了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相对保持稳定。
(五)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农业产业化做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地发展。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20312个,比去年增加7245个。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3家,比去年增加40家,完成增加值10.5亿元,营业收入43亿元,实缴税金6388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78.9%、62.2%和89.9%,超过全部民营经济增长速度35.9、23.4和24.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实现了高速的增长,取得了长足地发展。
西部各县(市、区)把农业产业化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东部县把农业产业化做为发展民营经济的突破点。峰峰矿区在积极发展煤焦化、陶瓷等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养猪和肉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特色经济。永年县形成了标准件和蔬菜储运两种县域特色产业。东部各县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点,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企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