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品牌竞争就是以品牌形象和价值为核心的竞争,是品牌之间的较量,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和走势。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用户最终需求的是品质卓越、价格合理的产品。品牌竞争取代产品竞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顾客往往是根据品牌来区别和选择同类商品和服务的。一个有影响的品牌可以征服消费者,取得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名牌商品占领及瓜分市场,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明显趋向。美国广告专家利维•莱特曾预言:“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以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的多,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便是抢占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
2、 品牌战略是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产业化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形式,它的首要特征就是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因此,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进行,要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经营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化相结合,使每一种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成最终产品,以商品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经济效益。形成品牌,创立名牌,产品在市场中才能实现最大价值。只有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才能具有巨大的获利能力,产业化经营才有活力。不仅如此,随着国外名优产品的进入,市场中的品牌竞争更加激烈。只有以创名牌为立足点,才能抗御国外产品的冲击。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是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3、 品牌化是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基本走出了短缺经济的阴影,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对外开放和我国“入世”后,我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体系,国外产品及其著名品牌大量进入国内市场,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竞争形势也和以前有很大不同,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农产品为例,如美国加州杏仁、新西兰奇异果、澳洲大龙虾等农副产品大举抢占中国市场,加之“入世”后农产品税率降至10%,国外农产品价格至少会下降20%至30%,这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打压。目前,我国产品大多有品无牌,或有牌无名,市场占有率低,品牌含金量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品牌化是必由之路。加速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我国品牌、名牌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4、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变品牌资产为有形资产运作,可成为壮大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大后盾
品牌在中国体现出了更多样化的价值,我们甚至可以直截了当地认为品牌就是一种商品,它几乎具有了一件商品所有的价值属性,开始变得可以买卖、使用、转让、抵押、竞拍等等,而这种品牌环境的成熟,使中国企业家更能够体会到品牌经营的魅力所在。
品牌具有市场价值,品牌能够进一步创造商业价值。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副总裁在1976年曾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论断”,如果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的所有工厂,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光,只要“可口可乐”品牌还在,就可以东山再起,因为大银行家们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向可口可乐公司提供贷款。可口可乐的发展证实了品牌的魅力及价值的确不应低估。
二、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 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贫弱
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具有在形成产品实体的要素上或在提供产品过程中,造成足以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以吸引购买者的特殊性,导致了消费者的偏好和忠诚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迫使外部进入者耗费巨资去征服现有客户的忠实性而由此造成某种障碍,而且又在同一市场上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以产品差异为基础争夺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
品牌战略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没有品牌战略,难以形成持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竞争力未必要有品牌战略;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必然是没有品牌战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物质短缺、需求旺盛,企业的重心在于扩大生产、提高品质, 直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产品供过于求、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同时顾客购物趋于理性和成熟,企业间竞争加剧,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才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九十年代中期,曾在中央电视台夺取广告标王的VCD业的“爱多”,由于企业过于崇拜品牌知名度的力量,而忽视了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导致企业的失败。
2、 品牌欠缺、狭窄、泡沫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在内外夹击的境地中,多数企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世界贸易的挑战,品牌化将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面对市场上纷繁的产品,真正能让消费者脱口而出的国内品牌屈指可数。这就是中国企业品牌的欠缺、狭窄的现状,在饮料行业,“娃哈哈”、“健力宝”始终不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日用消费品市场,宝洁、利华、汉高等国际公司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国内企业在创立品牌过程中也存在着泡沫现象,如山东秦池酒厂继1996年以6666.666888万元的高价夺得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标王”之后,1997年,又以3.212118亿元的天价再度夺得“标王”,使“秦池”名声大振,扬名天下。但随后不久,该企业经营就发生困难,就是由于品牌建设投资超越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所致。
3、 品牌建构以老板主观喜好为导向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在品牌决策的过程中却是以总经理或厂长自己的喜好为导向,致使产品推向市场,顾客不买“帐”,严重影响了品牌长期的发展。
百年品牌西门子有八大准则,其中首要一条:“客户决定我们的行动”。P&G能将旗下300多个品牌的产品行销全球,不仅仅是靠其庞大的广告,而是脚踏实地通过一系列严密的消费者测试与调查活动,推出符合当地人需求的产品,其成功真正站在了以顾客为导向这一点上。以顾客为导向,这已成为当今品牌竞争的共同战略。
4、 品牌定位大而全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