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关于企业人才战略研究2.4(五)

销售价格:

    企业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选择优秀的人才到高等学府进行定向培养或下基层。对于职位升迁的人才,一般都要定向培养一段时间。其作用一是拓宽和拓深人才的知识面,二是使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RIPED在提拔人才前,将所选人才都要在油田挂职锻炼一年,使人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

    4、出国培训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未来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等都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应培养和集聚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及世界眼光的人才,不仅如此,更多的是着重培养人才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包括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

    中国石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把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始终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下发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暂行规定》,以规范和加强培训工作。构建了股份公司员工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制定并开始实施"23455"人才培养工程,即到2005年,股份公司要培养出200名高级管理人才、300名高级专家(包括装置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0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复合人才、500名有权威性的各类监督人才和500名青年高级技师。为缩小与国际大公司在人才方面的差距,为公司发展创造优势和发展后劲,中国石油每年选拔业务骨干赴国外攻读学位、岗位见习和专项培训,选拔高级管理人员赴国外攻读MBA。

    (四)激励人才

    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人才进行技术创新。有了这种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资本和价值能够真正实现。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可发挥其能力的80%~90%,而在仅保住饭碗不被开除的低水平激励状态,员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

    激励分物质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以适当的物质手段刺激人才,以唤起他们对欲望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促进人们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识。物质激励包括工资激励、奖金激励、福利激励等。精神激励是一种深入细致、复杂多变、应用广泛、影响极大的工作,它是管理者用政治教育、倡导企业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精神激励有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等等。如中国石油系统定期评选“十佳青年”,为年轻员工树立学习的榜样;还为其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每年每个员工都有带薪假期,还根据不同工龄,组织职工疗养;工会定期举办运动会、爬山比赛、广播操比赛等文体活动等。

    (五)改善环境

    实施人才战略,离不开所处的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固然重要,但创业环境也很重要。创业环境固然包括各种相关的物质条件,但大量事实表明,其他如社会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等等,也是构成创业环境的重要内容,甚至比物质条件更重要。良好的创业环境意味着要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1、完善制度

     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分配等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并形成制度。其中,要建立能体现人才价值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从横向说,应根据经营业务的不同和岗位系列的不同,建立若干系列的工资体系;从纵向说,根据工作任务和技能划分若干层次。要打破平均主义,拉开分配档次。对优秀的人才在报酬分配上要给予倾钭,以体现人才的价值,做到待遇同责任、贡献相匹配。中国石油建立了人事工作“六个新机制”:任用机制、用工机制、考评机制、分配机制、培训机制、约束机制。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神的载体,不可缺少。愈是成功的企业愈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它具有导向、凝聚和规范的作用。企业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工作环境。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令人心情舒畅、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责任感,才能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石油大力倡导并积极培育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并在各项活动中奉行以下基本准则: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整体价值高于局部和个体价值,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四是顾客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六)建立人才资源库

    加强人才资源管理的现代化,结合企业和人才双方的需要,建立企业人才资源库,全面收集人才信息,既要有业务纪录,又要有心理、家庭、特长和性格特点的反映,并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加工,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同一性,使其成为人才资源决策的依据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要有计划地引进、储备、培养、调剂企业人才资源并进行动态管理,既要防止人才流失,造成人员结构断层,又要避免人浮于事,造成人才浪费。

    五、结语

    企业人才战略的关键在于实施。人才战略的实施应根据具体的企业制定具体的对策。

    (注1)刘仲康主编:《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31页。

    (注2)张彦宁主编:《经营战略新趋势》,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92页。

    (注3)张彦宁主编:《经营战略新趋势》,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2页。

    (注4)邓志海编著:《联想人力资源管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9页。

    (注5)刘仲康主编:《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35页。

    参考文献:

    1、张彦宁主编:《经营战略新趋势》,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2、刘仲康主编:《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3、邓志海编著:《联想人力资源管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4、王树林:应对“入世”首都人才战略,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辛铁樑:实施首都经济人才战略的对策与思考,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第17卷第3期。

    6、张海韵:《大聚变——‘98中国石油石化大重组纪实》,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7、迈克尔·波特(美) :《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

    8、迈克尔·波特(美) :《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9、李兴明主编:《新世纪石油企业管理论丛》,地震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10、E·麦克纳,N·比奇:《人力资源管理》,中信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11、杨文士,李晓光编著:《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9月第2版。

    12、谭道明主编:《企业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13、王傲兰:“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宏观经济战略研究》,2001年,总第34期。

    14、《石油企业管理》,2001~2002年。

    15、何伟,方恭温主编:《著名经济学家谈中国经济改革》,工商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关于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公司战略的.. 下一篇:关于品牌战略的探讨29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关于 企业 人才 战略 研究 2.4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