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评价的比较与体会 1、课程评价方式的比较 在我们国内,对学生高中学习最终的评价分为高中毕业证书会考成绩与高考成绩两种结果;VOE课程的评价结果分为Study Score(学分)与ENTER Score(Equivalent National Tertiary Entrance Rank即全国等效录取分数),Study Score相当于会考成绩,是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评估,ENTER Score类似我们的高考成绩,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相互比较见表3、表4) 表 3:会考与Study Score比较表 比较 国内毕业会考 Study Score 评价方式 一次独立形式的考试,属于终结性评价 由SAC和EXAM 1 和EXAM 2三部分组成,属于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计分方式 等级制(A、B、C、D、E五等级) 等级评定(Graded Assessment)分为A+,A ,B+到E 以及 UG (ungraded,不及格)11个等级 评价结果 一个等级成绩 从知识点的掌握、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图形计算器操作能力三方面做出评估得到三个等级成绩(GA1、GA2、GA3)和一个折算后的学分。 表 4:高考与ENTER Score比较表 比较 国内高考 ENTER Score 评价方式 通过一次独立形式的选拔性考试,将学生的考试得分直接计入高考总分 没有另设考试,只是由维多利亚州考试中心将Study Score换算后,直接录入澳大利亚的大学录取系统。 计分方式 实分制(满分150分) 分数形式(0至50的一个得分) 2、VOE数学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体会 VOE数学课程评价中的Study Score由SAC和EXAM 1和EXAM 2三部分组成。SAC是School Assessed Coursework的英文缩写,即学校课程评估工作,它与我国新课程中的“模块打分”有所雷同,是VCAA把对学生学业评价的部分权力下放到学校,由学校对每个学生的日常学习给出的过程性评价。它由学校自行命题,分若干次进行,每次涉及一个板块的内容。每次SAC由Application Task(课堂应用任务作业)和Test(测试)组成,要求在不同课时内完成相应的任务(打分操作见表5)。EXAM 1和EXAM 2是由VCAA命题的两次终结性测试,是VOE数学课程的最终考核。EXAM 1侧重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测评,EXAM 2侧重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表5:某学生Test打分表 TEST 三方面评价 题号 满分 得分 ① ② ③ 1 i 2 2 1 1 ii 1 1 1 iii 4 4 1 3 iv 4 4 1 2 1 v 1 1 1 2 i 3 3 3 ii 4 4 1 3 iii 6 2 0 2 0 iv 2 2 2 v 4 3 3 3 i 3 3 1 2 ii 4 3 3 总计 38 32 9 19 4
在SAC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1、这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切合学校实际,设计比较科学,在Study Score体系中能正确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真实情况。 2、SAC操作严谨,整个运作过程由VCAA严格监控,完善的监督机制为课程评价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3、命题时就已经考虑到对知识点的掌握、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计算器的操作能力三方面的考察,针对性强,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的评价。在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的同时,促进了教师的日常教学。 4、SAC操作工作量大,从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角度来讲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评价主体单一,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等等。 我国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建设正处于摸索实践阶段,笔者认为VOE的课程评价模式有它的优点,对我们的摸索有一定的帮助。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澳大利亚教学模式的冲击下,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改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虽然VOE和国内的数学教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但在我们寻找中间地带的同时,可以看到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既能为VOE数学教学指明方向,又能为我们新课程的实行提供一些借鉴。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