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银行的制度约束、政府缺乏支持及现存的社会环境是融资难的几个主要原因。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内源融资、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三个角度剖析了其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对策。提升企业素质,改革现有的金融体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一步步地走出融资难的问题困扰。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融资困难;成因分析;对策分析;解决途径
【正文】:
一、企业融资的定义与方式
(一)企业融资的定义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根据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从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及企业资金运用情况出发,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筹集资金的财务活动,其实质是对资金的配置过程,也就是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浪费,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企业融资决策涉及融资渠道与方式、融资数量、融资时机、融资结构和融资风险、融资成本等。其中,融资渠道受到融资环境的制约,外部的融资环境和企业的融资能力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方式;融资数量和融资时机受到企业融资战略的影响,反映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融资结构受制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着财务风险的大小。企业融资应当有利于实现企业顺利健康成长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融资政策必须在宏观融资体制的框架下作出选择,因此受到国家金融制度安排的约束。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
1.内源融资
内援融资主要是指企业主自有的资金,或者来源于企业经营所得,它保证了企业经营的独立性,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的权益。除非发生破产或清算,企业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偿还。其本质属对企业闲置资源的利用,因此,内源性融资可以减少资金负债率、调整中小企业的资金结构,加大财务杠杆作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融资方式。内源融资因为低成本高效益,成为企业资金融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可能忽视它的作用,有数据表明:有些国家小企业中自有资金的比重高达一半以上。但在我国,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原因,在内源性融资的利用方面很不合理,比例很小,甚至不到1/3。
2.外源融资
外源性融资是指依靠企业外部资金来进行融资,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
直接融资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是有偿使用企业外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债权人在债券期满时可向债务人要求收回本金和利息。债券融资具有融资成本较低、保证企业的控制权、调整资本结构以及具有财务杠杆作用等特点,但是债券发行的要求较高,融资的财务风险大并且融资额度有限;股权融资是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股票来融通资金。股权融资无固定利息负担、无固定到期日、不需偿还本金、风险小、增加公司信誉等优点,但是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比较高,而且股票的流通容易分散公司对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的控制权。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发行股票、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对中小企业不利,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获得资金。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内部集资、民间借贷和占用客户资金。
能够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通过债权、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困难重重。一方面,我们采用“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债权融资制度,小企业一般达不到要求的最低的发行规模。对于债券投资者来说,国家还要向其所得征收所得税,这又大大挫伤了投资者的热情,双重因素导致小企业很难在债券市场募集到资金。在股权融资领域,企业如果想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将会面临非常严格的限制。世界上众多资本市场为了促进中小型创新企业发展,专门设立了针对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股票市场,被称为创业板市场。该市场上市标准较低,主要以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而我国中小企业中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来筹得资金。
间接融资方式的运用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向银行抵押、担保、贴现来取得贷款。但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国有企业是它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民营小微企业要想从银行取得资金支持,难度非常大。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还是要通过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
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