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比较适合传统报纸的转型,因为“融媒体”仍然扎根于传统报纸,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 “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报纸和互联网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
富阳日报从2013年起,全面开展“融媒体”建设,整合传统报纸、网络媒体的人力、物力资源,变各自服务为共同服务,将采访中心与富阳新闻网合并,双方采编人员打通,组建成立“全媒体中心”,记者既为报纸供稿,也为网络供稿,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网站新闻稿件的权威性和原创能力。
全媒体中心成立后,推出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融媒体”产品:无线富阳app,“富春山居游”微平台、“富阳网上文博会”pc版和微网站,加上富阳手机报、富阳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富阳日报充分利用了报纸、网站以及自媒体的优势,取长补短,全面整合,在传播上形成了“1+N”的立体化现代传播格局。“1”指的是传统报纸,“N”指的是网站、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APP手机客户端,实现了“传统报纸不再只是一张报纸”。
(二)媒体融合的评价
融媒体的发端一般为“报网互动”,报纸编辑部与网站编辑部在这一阶段还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媒体组织,办报与办网在这一阶段是两个独立的组织分头承担任务。报网互动大致有报纸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如搜集线索和资料、将报纸的内容借助网络进行二次传播、报纸与网站合作进行新闻报道,以及共同开设某些专栏形成相对固定的合作板块等几种方式。这些互动方式都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报与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富阳日报就采取了这种模式,报纸打品牌、新媒造平台。“融媒体”建设让报纸受益,也让新媒受益,“多赢”局面正在形成,最终反哺到报纸的影响力和经营的数据上来。
2014年8月底,富阳日报报道了“横凉亭路转盘处是否建天桥”的新闻,我们在富阳新闻网、无线富阳app上进行市民投票,短短几天,就有800多人参与投票,网友在无线富阳、微信上的评论有100多条,一条新闻有了新媒体的参与,产生了“核爆”效应,最终在富阳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而富阳第三届十大道德模范评选在新媒体上有2万余人次参与、一个小型的手工创意达人作品评比在“无线富阳”上就有1900多人参与,如果没有新媒体,这是很难做到的。
“融媒体”也大大提升了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今年7月底,富阳因热电厂垃圾焚烧炉故障停运,应急启用欢坞岭垃圾填埋场,遭到垃圾场周边村民的反对,而不少网友散布谣言,认为是余杭中泰垃圾处理项目将搬迁至富阳,并剪接图片污蔑执法人员殴打村民,结果发生群民拥堵23省道的群体性事件。富阳日报快速反应,以富阳日报为主阵地,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无线富阳等全媒体、多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全方位辟谣,富阳日报手机报、微博、富阳新闻网、无线富阳每天及时更新发布正面信息,回应读者和网民关切,累计上传发布60多条次。富阳便民信息服务平台编写辟谣和警示短信做好解释和倡议,累计受众达7万余人次;富阳日报则在头版、看点重要版面刊出深度文章。短短几天,舆情就得到有效控制。富阳日报“融媒体”产品采取“传统报纸做深度、新媒体求速度”,掐准了舆情应对“黄金4小时”原则,很好地服务了党委政府工作,市领导对富阳日报的整体应对给予很高的评价。
三、“融媒体”探索和成效
“融媒体”概念很简单,我们在体制上是如何配套的?机制上又是如何运作的?这仅仅就是报纸、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的一个简单的排列组合吗?我们是这样做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