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于巴塞尔III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七)
1.
建立矩阵型组织模式,从传统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集权模式、事业部模式、矩阵型模式和网络型模式等类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大多是事业部模式,未来应向流程银行转型,即按照为客户提供最方便、最优质服务的原则,将全行的业务分设成一系列能以最快速度反应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的业务流程,使得这些流程能够以最优方式得以实现的组织模式,形成前台营销服务职能完善、中台风险控制严密、后台保障支持有力的业务运行架构,实现前、中、后台的相互分离与有效的协调配合。
例如,X银行于2012年进行了传统事业部制向流程银行转型的改革,建立了以业务条线与利润来源为划分维度的组织重构,弱化了分行职能,建立了以业务为中心的业务拓展与风险管控组织架构(见图片5)。
图片5 X银行的矩阵型组织架构
2.
提高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强化前中后台职能有效隔离
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在董事会的下面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确保全行风险管理战略、偏好的统一和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应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负责风险资产监控,风险制度设定等,与前中台业务分离,并提高授信管理部门(中台)的独立性,负责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管理;此外,还应提高银行资产保全部门的独立性与专业性,提升内部稽核的有效性与独立性。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3.
强化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与贮备,提升专业素质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稀缺,专业人才贮备滞后于业务发展速度的情况。商业银行应在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储备方面统筹规划,将人才培养与风险制度建设与流程优化紧密结合,避免人员素质与风险变革脱节。此外,操作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需要促使银行的人力资源部门从传统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向业务部门的战略合作伙伴转变,发挥人力资源部门能动性,成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
4.
改进考核制度,以推动风险管理目标实现
商业银行在进行组织架构变革时,应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到人才选拔、薪酬设计、绩效考核等过程中,避免风险管控与人力资源管理托节,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促进全面风险管理的推行,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与员工利益一致,提升执行效果与积极性。
(三)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1.
建立合理统筹的风险管理政策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风险管理政策是制度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必须体现分类管理和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原则,与银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相一致,并充分考虑股东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在承担风险的水平和收益期望和对风险的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体现银行总体和各个业务单元承担风险的性质和水平。
2.
构建执行性强、适宜银行战略目标的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风险的识别与监测机制,将风险发现工作落实到各个业务条线,统一信息收集格式,鼓励积极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理顺信息收集归口;根据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完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明确职能部门与人员权责,提高风险信息的传导效率,鼓励多渠道沟通,促进信息共享;建立以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和问责审批为主要内容的风险决策体系,尽职调查提供专业意见,风险评审委员会进行集体审议,保证决策程序科学化、可追溯;加强行业风险管理、客户结构优化,资产质量管理与表外业务等专项制度的建设与整合,保证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涵盖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在制度体系的规划层面,划分层次,明确确定各项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执行效力高低顺序;在制度制定的过程层面,明确流程和权限;在制度效果反馈层面,完善后评价机制,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制度进行修订。
(四)
提升风险管控的技术水平
1.
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
先进风险管理理念与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风险管控的必要的保证,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则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商业银行应注重数据积累,设计信息采集标准,对客户信息、行业信息、地区经济信息等进行系统性的收集,并指派专业人员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设置风险预警参数、行业景气参数等内部指标,并参照PMI等外部技术指标。
内部评级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新巴塞尔协议框架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内部评级体系,通过风险的量化分析提升风险定价准确性,进行盈利性分析,促进资产组合质量管理。决定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等方面工作,通过内部评级模型准确度量风险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资产管理技术,合理运用各类金融衍生工具,在业务产品设计与创新中有针对性的分散风险,节约监管资本金,降低银行的风险敞口,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业务条线的风险特征与风险敞口,设计风险控制节点与测量方法,提升风险计量准确性。
商业银行应完善量化评估与限额管理技术,将信贷风险进行量化进而测算银行可承受的最高信用风险(即风险敞口净值),按照“总量控制、按需供给”的原则给予授信额度,并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可以根据业务条线采取差别授权、专业服务,通过后评价实现动态授权,体现权责对称,提高授权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2.
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商业银行需要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支持信贷政策、客户信息、授信方案,授信额度、审查审批、放款管理、贷后管理、资产保全、以及档案管理的综合IT支持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办公,对各项业务实行电子控管,保证工作留痕,以提高效率,便于风险跟踪与监控,降低工作成本。
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是建立先进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化、远程化、实时的风险管理模块和数据库,搭建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信息科技平台,建立透明高效的风险信息报告体系。
依托风险量化和评级技术,商业银行可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与检测,同时,标准化、电子化的管控流程有利于防范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评级系统是将信贷工作和信用风险管理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评级技术模型、风险数据库以及银行业务工作台有机结合,落实银行对信用风险评级应用的各种政策和管理要求,由系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支持风险的测量与量化分析。
3.
加强金融创新,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国内商业银行银行,尤其是资本质量较差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应针对巴塞尔III的要求,顺势而为,灵活运用金融创新工具,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外源融资的资本补充机制可以短期内缓解资本金的压力,但从长期发展与风险管控要求来看,必须通过内部积累建立新的资本补充机制,增强盈利能力,并加强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中国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在资本使用效率方面,各商业银行逐步重视资本充足率目标,优化以经济资本为主线的资本总量与结构,以期实现资本在全行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监测。在制度方面,不断加强风险管理配套制度建设,致力于构建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III的进展与挑战[J].中国金融电脑中国史研究,2013,(11):31—38.
[2]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BCBS).《Basel Ⅲ: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s》[M].Swiss,2010
[3]
梁韬.《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财经专题报告,2010(10)
[4]
巴曙松,王璟怡,王茜.《流动性风险监管:<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下的新挑战》[J].中国金融,2011,(01)
[5]
杨军.《风险管理与巴塞尔协议十八讲》[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6]
李志刚.《资本监管与内部资本管理——兼论巴塞尔资本协议Ⅲ》[J].中国发展观察,2012,(09):45—4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7
/7/7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2..
下一篇
: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巴塞尔
协议
商业
银行
风险管理
基于
III
银行信贷
分析
2016-09-17 09:29:01【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