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二)
销售价格:
TXW820643
二、班级日常常规建立的具体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学生,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用游戏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幼儿教育理念提倡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样的,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例如:教学活动中“找找我自己”的游戏,让幼儿比赛在班级各个地方找自己的照片,看谁找的又快又好,这样能使幼儿很快的记住了自己东西的位置、水杯的位置、擦手巾的位置等等。创造性游戏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在照顾娃娃的过程中练习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练习洗脸、洗手的方法等。
(二)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有一次,我和幼儿分享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之后,发现中午我班幼儿在进餐的过程中,有两个经常撒饭的孩子居然没有掉饭,通过聊天我才知道他们不想被“大公鸡”抢走自己爱吃的饭菜,所以吃饭时特别小心。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之后每次餐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当然在故事中还少不了进餐的必要要求。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很大,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安静地愉快地进餐,而且还让幼儿自觉地改正了一些进餐的不良习惯,大大提高了我班的进餐质量。
(三)用儿歌、歌曲进行渗透教育。
儿歌短小精悍,而且朗朗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的要领。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时我都要念儿歌:“乖宝宝,来洗手,先把袖子卷卷好,再把小手搓一搓,搓手心,搓手背,一二三,甩三下,最后擦干手指头。”这样,使幼儿通过儿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洗手的要领,并且还知道了洗手时不应该玩水。歌表演《我是好宝宝》的儿歌:“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得好,小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说话先举手,做个好宝宝。”孩子们在儿歌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上课的要求,都争先恐后地要做老师的好宝宝。“音乐指令法”以音乐为信号,提醒孩子怎样的音乐该做什么,让教室的氛围变得更亲切,这是在音乐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搬椅子的音乐、走到中间的音乐等)
(四)用音乐规范幼儿的活动。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让吵闹变得安静。用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小狗圆舞曲》的音乐,并提出“请幼儿收拾整理”的要求,久而久之,幼儿一听到这段音乐就知道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 “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上课前播放奥尔夫音乐《变变变》,小朋友们自觉端起小板凳坐在马蹄形的线上,同时保持安静,音乐结束,所有幼儿就位。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 ,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闭眼休息了。起床时,我们可以播放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 ,幼儿听到音乐后知道起床时间到了。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班级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此可以看到,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地位,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有些活动我们或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根据以上情况,我们确定了在班级管理中家园结合的目的: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只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充分了解其特点,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因材施教。幼儿教师应该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班级管理计划,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让幼儿园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成功班级管理实用手册》张斌著,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2、《教育学原理》叶立群,福建教育出版社
3、《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丁榕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幼儿园班级管理》张莅颖,高等教育出版社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亲子交往与幼儿心理发展2
下一篇
: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幼儿园
班级
常规
管理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