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二)
销售价格:
编号TXW806342
情感: 3-4岁幼儿有时出现“怪”脾气,难管教,常和成人产生对立情绪;这时期自我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性的发展进入了-个新阶段。集体感非常弱,不习惯与别人共同生活和游戏;幼儿爱美的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如喜欢美丽的颜色和服装,爱听音乐,喜欢观赏歌舞表演及画片等。
1. 2、游戏特点
(1)、从游戏的内容看
3-4岁幼儿的游戏,有很多地方还跟婴儿的游戏差不多,游戏的主题更多的是反映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但此阶段的幼儿已经开始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动作的重复,而是力图赋予这些动作以一定的意义, 如幼儿已不像婴儿那样只把钥匙放在布娃娃的嘴上,简单地重复喂东西的动作,而且还力图做出妈妈的样子,这能反映出母亲与孩子间的关系。
(2)、从游戏的形式看
3-4岁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有了明显的主题和角色,但是,他们还不是经常从角色的分配来开始,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事物如玩具、材料等的直接支配。如孩子拿起橡皮管的时候,就说:“我是医生”,是因为有听诊器这个游戏材料的直接剌激,而且这时孩子与同伴在游戏中发生纠纷,也往往是争夺玩具或游戏材料产生的。
(3)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
小班幼儿每天都在自发的进行游戏。不需要大人在旁边督促,都会主动地进行游戏。3-4岁幼儿的游戏能力发展极为迅速,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由于这个时期幼儿想象力活动异常活跃,因而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所想象的象征性意义。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他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没有规定的模式。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尽情显露内在的潜力。
2、4-5岁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及幼儿游戏特点
2.1、身心发展特征
(1)、生理发育:
4、5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攣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也会折纸、穿珠、拼插积木等完成精细动作。
(2)、心理发育:
注意力: 4、5岁幼儿以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喜欢新玩具、新衣服、新图书,因为这些新东西本身的吸引力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比如当孩子看图书显出失去兴趣的样子要丢掉图书时,我们表扬激励的话能使他又认真翻阅下去,这就表现出了孩子的有意注意。但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十分有限,他们虽然在受表扬之下能继续看图书,可过不了多久便会弃书另找乐趣。
思维力: 4、5岁幼儿的思维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和大班相比,他们还缺乏通过词语逻辑来思维的能力,更多的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如洗手时,他们会一次次的把肥皂攥到手心里,然后看着肥皂滑落。同时他们会思索着:为什么肥皂这么滑?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如到草地上去捉虫,问问虫子为什么是这种颜色,蚯蚓怎么走路等等。
2.2.游戏特点
4岁儿童的想象力比3岁儿童更为丰富,他们的游戏更富于胆略和进取心。他们常常十分逼真地扮演男角或女角,他们喜欢穿上能充分体现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的服装。在区别自己和所扮演的角色方面,4岁儿童比3岁儿童有更高的鉴别力。他们开始懂得什么时候是扮演角色,什么时候是他们自己。
(1)幼儿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中班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已组织游戏,自己规定主题。他们还会分工,安排角色,而且游戏情节比较丰富,内容多样化。
(2)以结构游戏为主
4-5岁幼儿的游戏中,结构游戏占了主要地位。幼儿结构游戏的目的比较明确,并且初步了解结构游戏的计划。对操作过程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关心成果。已经会独立地结构- -些复杂的物体,也会按主题进行结构,要求美化结构物,并围绕结构开展游戏。
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成人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主题
中班幼儿往往因为准备道具材料,而忘了游戏的最终目的,说明了幼)以愉悦为游戏目的,任务意识不强。
3、5-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及游戏特点
3.1、身心特征
(1)、生理发育
这时期,孩子的身高增长相对较快,头长和身长的比例因身高的增长而逐渐变小,身体各部分外观比较匀称了。5岁的儿童走路速度已基本上接近成人了,平衡能力明显增强了,还可以做一些比较复杂的技巧性运动,如骑小自行车、滑板车、滑旱冰都可以让孩子尝试,同时他们也非常喜欢进行一些竞赛性的活动,我们在体育游戏中会更多安排一些有竞争的游戏,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
(2)、心理发育
第一、5-6岁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点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和儿童的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小孩越大,主意越大“,他们不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第二、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也能三五成群地一起游戏了,这时经常会听到“我不睬你了”“谁叫谁不要睬你了”类似的矛盾。
3.2、5-6岁幼儿的游戏特点
(1)充满幻想和创造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玩法,并且玩得津津有味。游戏就是玩,是“假装的,不是真的”。游戏的假想性是以模仿现实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为基础,但又不是照样模仿,而是加入了人的想象活动。如用一根棍子当马骑,用一根冰棍棍当注射器等。
(2)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能够初步归纳游戏中所学的知识
大班幼儿有明显的好学、好问的特点,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游戏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挑战性,这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到幼儿,而且内容最好是随性的,能够有所收益,有所启发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带给幼儿无穷的乐趣和体验,游戏又是促进幼儿不断发展,不断接触社会的有效活动。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从而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及教育策略。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是幼儿游戏的观察着、引导者或者是幼儿游戏时的伙伴,而不是”指挥官”,去强行规定幼儿的游戏规则和游戏方式。这样,我们的幼儿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才能让他们在游戏当中充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也能使幼J L在游戏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家长对幼儿入园前所做准备工作的..
下一篇
: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不同
年龄段
幼儿
游戏
特点
教育
策略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