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企业登记制度中的审查环节是登记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当事人提交的登记申请文件予以审查核准。这个过程是对企业的设立方式、组织形式、登记事项是否真实、合法的鉴别过程,它是一项企业取得市场主体资格的强制性政策,是市场主体介入市场取得经营资格的前提。打个比方,企业是组成市场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整个肌体健康与否是以千万个企业细胞为基础的,只有企业的优生,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健康而协调的发展,而企业的诞生来源于企业登记注册,而合理高效的企业登记审查制度又是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的重要环节。显而易见,登记主管机关在审核把关过程中,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供求状况,结合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合理引导产业结构,保障市场经济主体基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审查
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本条即是对行政机关对申请予以审查的规定。
审查是登记注册机关履行职责,依照规定对企业的申请登记事项进行审理、核查的过程,是对其提交的申请登记的内容和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可行性的全面审查。是企业登记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2、审查包括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材料的审查包括程序性(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查。
(1)程序性(形式)审查是对申请登记的企业提交的文件、证件是否有效,是否依照国家的规定履行有关审批手段所进行的审查。即审查其申请的材料是否齐全,符合法定情形,但对申请所提交的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不作审查。例如:审查企业提交的批准文件是否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主管部门审批,批准的文件、证件等资料是否齐备,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符合规定的审批权限。
(2)实质性审查是登记主管机关对企业申请登记的主要事项是否真实、合法所进行的调查。对于实质性审查,可采用书面审查,即通过申请材料的表述进行审查。例如,企业名称可根据企业申请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书面审查;关于企业负责人的资料审查,登记主管机关可通过填写履历表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来严格审查。但有的实质性审查光凭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还不能确认真实情况,还必须通过实地调查,深入企业,对厂址、设备、规模等条件进行全面核实,如审查申请登记单位是否具备条件,就要结合实地调查,核实条件。
3、以现行公司设立登记过程中的审查为例
目前我国公司登记审查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45条规定:公司登记机关收到申请人提交的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全部文件后,发给《公司登记受理通知书》。该条所表明的即为形式审查,然而同样该条例第10条却规定:公司的登记事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公司登记机关不予登记。所谓的登记事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是指公司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等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都是公司登记机关审查的范围,即为实质审查。
二、 国外登记许可环境
国外登记制度是从登记制、审批主义转变到现代社会的准则主义,而我国目前既不是审批主义也不是准则主义而是核准主义。
英国是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企业注册登记机构是COMPANIES HOUSE,该机构只负责形式审查,即仅负责法定材料是否齐全的审查,而对材料的真实性不负审查责任,材料的真实性的责任由股东、董事、律师、会计师等负责。
在美国,依照美国的法律观念和制度,从事营利性质的商业活动是每个公民天赋的或法定的权力,无需任何行政部门再以企业登记的程序加以确认和限制,任何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取得合法收益。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奉行形式审查,保证了行政管理的高效率性。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我们应当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改革我国现行的企业注册审查制度。
三、 我国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不足和成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