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人力资源
网络时代下构架与员工沟通渠道的研究与实践(三)
网络时代下构架与员工沟通渠道的研究与实践
(二)改变
全通道式沟通。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和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 。其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彼此了解。此网络中组织的集中程度很低。由于沟通渠道很多,组织成员的平均满意程度高且差异小,所以士气高昂,合作气氛浓厚。这时于解决复杂问题,增强组织合作精神,提高士气均有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这种网络沟通渠道太多,如果不能有效建立易造成混乱,且又费时,影响工作效率。
三、如何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
(一)建立目的
在过去没有网络的时代,一线的员工想把问题直接反映给高层管理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和公司的高层之间存在着很多管理层次,要跨越中间的层级是几乎不可能的。
而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一线员工如果想和高层直接沟通,可能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发个电子邮件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样却让企业的内部沟通体系遭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为高层管理者不可能直接处理一线员工的事情,直接处理意味着默许这种越级的行为,一旦别的员工知道了,大家都会利用这个渠道从而让越级成为一种习惯,让中层管理者的权威受到置疑。
如果高层管理者将邮件转给相应的中层管理者,就会打击一线员工反馈问题的积极性,如果下次再碰到的确要向高层投诉的问题就不会再选择同样的方式。
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高层亲自处理这些邮件或者反馈,比如和中层一起沟通,查清楚这些问题的来源,但是高层管理者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这样处理。
因此,高层管理者对于这样的情况就会有两种取向,一种就是重视这些问题并想办法处理这些反馈,还有一种就是不理会,让员工还是从直接的领导者那里寻求解决。
重视并处理这些反馈的公司,就变成了没有层级阻隔的公司,因此只能建立扁平式、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否则很难让公司的各个职位各个部门之间能够严格履行职责。一旦员工从反馈或者沟通中得到甜头,以后就会不断的打破原有的沟通体系,让中间领导者的权威感削弱,从而会导致高层处理的工作越来越多,对中层的协调工作会越来越多。有一个国内知名企业的老板,每天要处理200多封邮件,原因就在于他总是非常耐心的对每一封邮件都给予回复,而员工似乎也不厌其烦,逐步变成了一种习惯和文化。
毫不理会这些穿越层级的反馈的公司,能够保持组织的严密性,但是却会让IT技术得不到最大化应用,同时难以建立信息通畅的文化氛围,比如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干脆就不用,倒是也轻闲自在。但是,企业管理者却往往会陷入互联网带来的两难中:既想利用互联网建立很好的沟通氛围,但又不想处理那么多问题,因此,有的公司高层管理者亲自参与到各种内部的沟通中,让组织的协调工作过多,执行效率下降,有的公司高层管理者自己不予理睬,但是公司内部其他的人正在用互联网沟通、协调、争斗得不亦乐乎,他们往往不知道真实的情况。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建立互联网时代的新的运作管理模式,实际上,所谓的知识管理或者信息管理,都是针对这个问题的,可惜现在很多企业使用下来,效果不见得就真的好。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过于相信工具的价值,而忽视了员工的使用心理和组织行为,只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团队氛围被改变,员工花在网上的时间大幅增加,这种信息的丰富却改变了团队的氛围,但是也同样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企业刚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大家都是为了沟通工作的信息,久而久之,开始有员工发一些和工作不相关的内容,然后就会引起大家的讨论,紧接着就有公司的各种利益群体开始通过邮件的方式在内部争斗;甚至有一些员工为了取悦大家赢得在同事中的好感,就会花心思在网上闲逛,专门寻找一些休闲娱乐的东西发给大家,还有公司建有员工的个人主页,可以有BBS论坛、聊天室、建议区、公告栏等。可以看出,每个员工需要处理和面对的信息数量也增加了,于是,对于信息的疲劳以及面对信息海洋茫然无措成为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另外一种感受。
互联网是个大家庭,企业就是互联网的小家庭,只是,究竟这样的沟通效率如何,似乎没有人仔细关注过。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员工琢磨发邮件以及在网上闲逛的时间肯定比过去增加了,员工喜欢通过网络看新闻、查找资源,甚至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增加了。除非强制不让员工上班时间上网,否则这个时间还会一直增加下去。于是,一些企业采用了多种手段,比如安装局域网上的监控软件,查看员工的上网记录或者聊天记录等,这些手段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乐此不疲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在员工那里,这样的作风常常被看作是“侵犯隐私”甚至被看作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强力禁止似乎是个很好的解决方式,但是一边要求员工必须上网,却又要想办法监控,让管理的成本也增大了。
因为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管理人员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当面来解决,或者是依靠“走动式管理”来完成。而现在不用了,发个邮件就可以将自己的管理指令发布下去,建一个MSN的组群就可以实现网上开会,于是和人们对任何一种新的技术产品的依赖一样,很多管理者也认为只要每天挂在网上,员工就会很好的工作。
实质上,这样的管理能效并不见得好了多少,很多时候甚至是负面的结果。原因在于管理者认为互联网是个好的工具,员工不一定认为;有的员工常常对于当面的指示或者口头的沟通更加觉得有信赖感,而对于电子邮件却不一定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有一个公司就曾经因为员工不及时回复管理者邮件的问题制定了一条规定,以后收到邮件在半天之内不回复要处以一定的罚款。这样的结果使得员工出差在外也要想办法放下紧急的事情去关心管理者有没有发邮件,甚至为了表示自己的及时而敷衍了事。
管理者过分迷信互联网的手段,比如电子邮件、MSN等并不见得是好事,就好像有个员工如果提出辞职,从那些冠冕堂皇的辞职邮件里面似乎并看不出他们的动机,最后管理者还是需要亲自沟通。国内很多国有企业的老板从来不上网,但是企业照样经营得井井有条。试想,如果互联网真有那么大的功效,那么管理者实际上都不用出现,只要在家里发发邮件,挂在网上沟通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事实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一切的管理目标和对象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网络是不变的,可是人是多变的。
互联网用于管理的价值需要反思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谈浙江省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以..
下一篇
:
探讨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网络时代
构架
员工
沟通
渠道
研究
实践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