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人力资源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二)
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将更多行政性、重复性的工作交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处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者能抽出更多时间考虑对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更有价值的问题;二是通过搭建基于标准化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的工作平台,使得不同管理者的个人管理习惯统一到更为规范的管理体系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为人力资源管理搭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平台,可以帮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化。
1.系统构成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其将来的发展,为了使系统具有实用性和可扩散性,根据企业各行政部门的职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将该系统划分为7个子模块:招聘管理模块、培训管理模块、考勤管理模块、薪酬管理模块、绩效管理模块、自助服务模块。
2.系统实现
(1)系统体系结构(B/S多层结构)
系统的设计及开发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以下简称B/S模式)的数据库体系。
客户端主要负责人机交互,包括一些与数据和应用关系的图形和界面运算;Web服务器主要负责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应用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数据关系,即事务处理;应用服务器又可以根据其处理的具体业务不同而分为多个;数据服务器则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组织、分布式管理、备份和同步等等。
(2)应用架构
①经理: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有关人员管理的信息,进行正确的企业经营决策;使高层管理者和部门经理明了企业的人员状况、人才需求标准,有利于提高人员管理水平。
②员工: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有关自己的考勤、休假、薪资、福利、培训、考核等信息,并可以自己来维护这些信息,还可以实现在线报销、在线申请休假、在线查询等。
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重新设定自己的角色和目标,将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自动化、流程化,从而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整个系统分为业务组件、界面、数据库3部分。这3部分在结构和逻辑上互相独立,相互之间通过消息发送、方法调用实现数据的流动。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实现了逻辑和界面的完全分离。由于系统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包含在对象中,系统界面只是通过调用对象方法获得数据并显示。因此,当业务逻辑发生变化时,系统界面几乎不需要修改。缺点也很明显,局域网单机模式的管理软件无法适应现在网络化的大中型企业分布式管理。
因此以现代人力资源先进的管理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大型互联网络体系结构,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而达到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六、大型计算机网络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分析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某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大,员工现有3000余人,计划增招1500人,总数将达到4500人。总部下属全国共38个子公司。
系统分析
原企业因资金和技术原因直接引入了一套基于单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以前采用基于Client/Server的传统HRMS,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各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HRMS实际上是人工管理系统的复制或摹仿,因而不利于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对管理大型复杂的企业力不从心。
2.传统的HRMS基于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使用专用的平台和非标准的协议,用户界面风格不一,使用复杂,不利于推广和培训。另外不同的系统难以进行交流,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复杂且费用较高,不利于系统的更新,也缺乏系统性和具有前瞻性的框架结构。
3.传统的HRMS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是按单项业务的需求开发的,只能按开发时的思路和流程处理信息。现代企业信息量大信息流动速度快,给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带来很大困难。
4.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只能是自下而上,限制了上层充分利用系统的功能,也不能充分调动下层的积极性。
5.传统的C/S模式中,一般的客户机终端需要安装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等,因而安装维护比较复杂,对系统内存、运算速度等的要求都比较高,升级比较困难,当机器台数增加时成本将会急剧升高,特别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另外,具体到这家企业来说,由于它本身在生产、考勤等方面的特殊性,有相当一部分信息不能实现无纸化办公,需要手工操作,收集和交换信息的速度慢,准确性差。
为此,企业投入巨资整合了内部的IT管理部,并从国外请回专门人才从事企业内部基于网络的HR系统建设。我们来看新的系统情况。
系统设计
硬件基础:由于该企业拥有覆盖内部的高速Intranet局域网,通过自己的专用服务器接入Internet,并拥有自己公司的主页,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新型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完全可行的。根据该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先进的ASP技术进行现有数据的综合开发,建立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可在多种操作系统和机型下运行。
系统实现
Web服务器的安装测试
安装一台Windows2000 Server中文版服务器,使它具备以下条件:
⑴在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2000 Server中文版,并安装Service Pack 2。
⑵在服务器上安装使用数据库的32位ADO驱动程序,使用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 2000 中文版。
⑶安装并设置IIS5.0。
另外还需要至少一台备份服务器,最好要有数据备份磁带机。
选择Web客户端软件
⑴Windows 95/98/2000 操作系统,同时安装TCP/IP协议。
⑵IE或Netscape 浏览器。
网络数据库解决方案
SQL命令与标准HTML代码结合,通过ADO驱动程序连接到SQLServer数据库。由于Script代码是在服务器端运行,而不是在用户端的浏览器上运行,因此用户端不用安装特别的应用程序,只要有IE或者Netscape就可以进行数据的查询了。系统的核心部分是Web Server,它负责接受远程或者本地的查询请求,然后根据查询的条件到数据库服务器获取相关数据,再将结果翻译成标准HTML语言和各种Script代码,传送回提交请求的用户浏览器。同样,浏览器也会将更改、删除、新增数据记录的请求申请送至Web服务器,由后者和数据库服务器联系完成这些工作。
系统功能
在功能需求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把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7个功能模块:
1.考勤管理。2.产管理。3.薪资和福利管理。4.人事管理。5.养老保险。6.安全保密。7.帮助。至此,该企业基于计算机网络覆盖全国的HR管理系统完全建立。中央数据库支撑着全国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实时更新和交汇。每个终端都能第一时间获取HR信息。一改从前,电子文档满桌面、电话通知费用高、即时信息无人知的局面。整个企业效率大大提高,为企业上市做好了管理硬件的准备 。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以该企业为代表的国内大中型企业,在信息化管理HR上都有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但是基于对整个信息化平台,特别是HR网络化管理平台建设的认识不足,技术不足,资金缺口等细节问题导致HR的网络化建设总是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该企业在通过上述调整以后,完整的建立起了一套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覆盖全国的HR信息化管理平台,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了工厂的HR管理。因此,基于计算机网络化的HR管理系统建立是当下国内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和投入的。
七、结束语
“公正、公平、合理”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对人力管理资源系统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特别是Intranet/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出现发展成为必然。它的特点是以最新的技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数据统一管理起来,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考虑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怎样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使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是我们企业应该认真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发展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势在必行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充分考虑目前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按照规模优化的原则,建设我们新一代的HRMS系统。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传统管理系统的改造如同开发一个新系统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现有系统进行认真细致的系统分析,做好对系统改造的可行性分析,选择适合原有系统的改造方法和工具,最好采用现有成熟的技术,既能够保护原有的投资,又能够使改造后的系统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李东.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庭晏,孙绍芳,王倩.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2001(增刊).
3.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刘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洪玫.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6.夏小彬等.微软数据访问技术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
7.安秋顺.企业新型信息系统[J].计算机世界,1997(2).
8.杨全胜.接入Internet的企业管控综合网络系统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1(14).
9.左葆瑜.透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J].经理世界,2001(7).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企业如何留住优秀员工
下一篇
:
员工培训流程分析——太平人寿眉..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基于
计算机网络
企业
人力
资源管理
开发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