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行政管理
关于农民工权利的法律保障探析 (2)(二)
本文ID:编号TXW801487
全文字数:3155
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劳动者有劳动的权利同时也应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但是农民工普遍反映劳动超时现象严重。《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0小时,的确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最多不超过3小时,并对延长的工作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报酬。可现实中,农民工劳动超时十分普遍,对加班加点已习以为常,甚至元旦、劳动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也难得休息。据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进行的调查发现,29.6%的农民工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72.5%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长时间加班导致农民工的工伤事故频繁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甚至发生农民工“过劳死”事件。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导致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
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主要内容是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二元粮油供应制度、二元劳动就业制度和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其中二元户籍制度是该结构的核心。它决定了多种重要权益的分配一一拥有某城市户籍就有在该城市上学、正式就业、享受公费医疗、领取各种补贴和退体养老等一系列权利和利益,若无该城市户口者一律不得享受这些权益。农民工的户籍身份还是农民,尽管居住在城市,但注定其永远是一个“暂住户口”,永远享受不了城市居民因城市户口而享有的各项社会保障、就业、分配、教育等种种“特权”,农民工就永远也难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新市民。从根本上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种种不平等,成为了农民工权益缺失、受损的体制结构因素。
(二)法制不健全缺失保护机制
关于农民工法律保护的欠缺。我国当前的《劳动法》、《工会法》以及各种《安全生产法》,虽然规定了一些保护工人的经济、安全、生命健康等权利的内容,但这些都是比较笼统的规定。农民工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在保护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上还存在盲区,导致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
(三)执法不严格,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工权益受损得不到充分救济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关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模式转型的..
下一篇
:
平江县城管局激励机制问题探讨 (2)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关于
农民工
权利
法律
保障
探析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