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消费心理的特征
(1)目的性
消费心理的目的性表现为消费者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消费动机、等待期望的消费体验为目的。例如,消费者购买食品,或出于饥饿的原因,或出于对新口味食品的好奇心、或出于他人的说服与广告宣传等。
(2)自觉性
消费心理具有很强的自觉性。消费心理的产生是消费者在消费需要与动机的推动下,自觉地产生要了收集商品信息,并通过衡量自己的经济条件后,产生想要购买某种产品的愿望。
(3)复杂多样性
心理活动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消费心理也具有复杂多样性。比如,在需要和动机方面,每一个人的消费需要和动机各不相同,同样一件商品,有人购买是出于价格方面的原因,有人是出于商品形象方面的原因,有人是出于商品质量方面的原因等。
(4)关联性
当消费者满足一种消费需要、实现一种消费动机的时候,为了得到更加满意的消费效果而对一些相关商品产生消费需要等消费动机。比如,消费者在购买洗衣机的同时会考虑购买某种品种的洗衣粉。
(5)发展变化性
消费心理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当消费者背景、社会环境、家庭等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消费者行为随之变化。如消费者生理状况的改变,会引发新的消费需要;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不同就可能改变消费者个体的行为方式等。
(6)盲目跟从性
盲目跟从消费是大部分消费者经常会犯的一种错误的消费方式,但它确实存在。比如,当社会上出现一种流行商品时,很多消费者会不自觉地跟着购买,以表示自己跟得上流行的脚步,体现自己的时尚程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盲目跟从的消费心理也正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个性、主张自我的消费心理。
二、社会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当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时,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变化中的社会环境必然会对消费者的行为和消费心理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包括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态度体系、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观念、信仰等等。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后,就会对消费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风俗习惯的延续与转移会导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不同的变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促使消费心理发生不同变化。因为,社会和个人价值不会总是相同的。而宗教活动的变化和发展也会促使消费心理的不同变化。其原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需要特定的用品,并开展不同的礼仪活动,这就促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消费心理。
同样,社会阶层的变动也会给消费心理带来影响。虽然一个人不一定会很容易改变社会地位,但要改变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随着消费者社会阶层的改变,其消费心理也会发生不同层次的变化。
(二)家庭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与消费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大约80%的消费行为是由家庭控制和实施的。影响家庭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消费计划、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和家庭生命周期。当家庭发生变化时,如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从典型家庭转变为单亲家庭、家庭中儿童的出生、妇女和男性角色的变化等,都会使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不同的变化。
(三)社会群体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社会群体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是通过消费者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即“个体角色”)、榜样群体,参照群体、群体规范和压力以及信息沟通等形成的。这些群体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消费心理。例如: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时髦、追赶消费风潮的“追新族”等消费现实就是榜样群体消费心理的典型表现。就信息沟通而言,其是否及时、信息是否具有一定的时效、信息是否领导时代潮流以及信息沟通的效益如何对消费心理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四)社会政治法律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