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论文排版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二)

本文ID:编号TXW800101 全文字数:6321

下载地址 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二、诗词典故,相机结合
能克服政治课理论抽象而理论性强的问题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扎实掌握政治理论的关键。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材内容,巧用诗词、典故(故事),将会使枯燥的内容变得通俗、有趣味,从而让学生在情趣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例如在讲“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这个基本原理时,可以引用这一故事来让学生掌握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皇帝到江南旅游,他有一次看到一个美女的纤纤细手,白里透红,羡慕不已。他身边太监以为皇帝喜欢这双手,私自把美女双手砍下,并呈上给皇帝,皇帝吓得面如土色。这样一讲学生就很容易明白,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离开整体就失去原有的功能,进一步说明整体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在讲“新事必然战旧事物”这个基本原理的,可以引用诗人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来提示新事物是不可以战胜的。在讲授“事物辩证法的特征之一 
普遍联系的观点” 时,则可以用毛泽东词作《念奴娇·昆仑》进行解释,以“夏日消”“江河横溢”说明自然观象是有条件联系着的,以“而令伐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说明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有条件联系着的图画这一原理。可见诗词所蕴含的哲理,能够扣出学生的心强,激起感情的浪花,点燃思维的火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文学作品典故,具有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用典故来阐释政治原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扩展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从美的感受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如在讲“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原理,我就给学生讲“拔苗助长”的故事,在讲“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我就给学生讲《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讲完之后,让同学们充分的论马谡失街亭的原因是什么?在哲学上也违背了什么原理?这就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心境,使学生处兴奋的精神状态中这样接受的知识也是难忘的。
三、善用比喻,化深为浅
教师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浅显通俗的道理做比方,描绘和它相似的陌生事物来说明比较深奥的道理,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在讲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时,学生感到抽象,不好理解。教师可以用比喻法,用小孩的脚与鞋的关系为例说明:小孩脚的大小决定他所穿的鞋的大小,脚长了鞋要随之大一点,而鞋对脚具有反作用,与足适合时,脚就能得到正常发育,否则,就会妨碍脚的发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也是如此,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就要求要有新的生产关系来与之相适应。通过这一形象生动的例子,就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说清楚了。
四、幽默效应,活跃课堂,激发兴趣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我培养学生干部成功经验的叙事研究 下一篇:如何培养良好班风 (4)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如何 激发 学生 政治课 兴趣 2020-08-17 09:36:05【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