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汇率政策4(一)

【摘要】:

    美国强势美元政策的放弃,导致美元开始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由此连带出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贬值。美、日、欧元区等一些国家纷纷指责中国货币定值过低,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问题的焦点。本文以国际上盛行的两极汇率制度理论为工具,着眼于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力图通过解评两极汇率制度论的内涵,结合对“两极”与“中间道路”汇率选择的制度要因分析,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中长期选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两极汇率制度论;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

    【正文】: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各种新的汇率制度理论不断涌现。其背景是在资本高度流动条件下,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1994年之后相继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东亚货币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及阿根廷金融危机,尽管有着各个不同的具体原因,但其共同原因不外乎是在国际资本流动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实行的钉住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国际学术界开始从可持续性和危机预防的角度,重新研究国际资本高度流动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选择问题,以“两极汇率制度”论为代表的新汇率理论应运而生。本文力图通过对两极汇率制度论的解评,结合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关键因素分析,对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汇率政策的中长期选择加以探讨。

    一、两极汇率制度论的内涵

    提出两极汇率制度论的是美国加州大学的Eichergreen,他在关于1992-1993年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的研究中,得出了“通过分几步逐步收窄汇率目标区来过渡到欧洲货币联盟的战略并不可行”的结论,但他同时指出,“在21世纪,为达到特定汇率目标而酌情处理的政策规则,将不再可行。各国…将被迫在浮动汇率和货币统一之间,作一选择。”obstfeld 和Rogoff在1995年的研究中也断言,“在浮动汇率和采用一个共同货币之间,不存在一条舒适的中间地带。”这些论述,都成为两极汇率制度论的理论基础。

    两极(“the two poles”)汇率制度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唯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制或是具有非常强硬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如货币联盟和货币局制度),任何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汇率制度(intermediate regimes),如传统的钉住汇率制、钉住水平带的汇率制、爬行钉住、爬行的带状汇率制以及没有事先宣布路线的管理浮动汇率制,都正在消失或应当消失。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各国和地区不是选择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就是选择“硬”的钉住汇率制。由于中间制度消失,形成了所谓“空缺的中部”(the hollow middle),因而这一理论又被称为中间制度消失论(the hypothesis of the varnishing intermediate regime)或“中空汇率制度理论”(“hollowing out” theory of exchange rate regimes)。

    对两极汇率制度论的争论,自其形成就没有停止。 “不可能的三位一体原理”指出,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同时实现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这三个目标,从而不得不放弃其中的一个。由于资本自由流动下的三难问题,中间制度应让位于自由浮动汇率制或者真正的固定汇率制。而金融市场一体化由国际和国内因素同时造成,一国难以阻挡其发展(除非实行资本管制),因此一国政府实际所能做的,要么是选择汇率稳定而放弃货币主权(“硬”的钉住汇率制),要么放弃汇率稳定而坚持货币独立(自由浮动汇率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汇率制度选择,就等同于运筹学中单纯形方法的“端点解”,即位于约束条件边界的交点上的最优解。但Frankel的研究中指出,虽然根据克鲁格曼“三元定理”,政府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三个目标,但是并无充分理由证明,为什么不可以在其中的两个目标中各放弃一半,从而有一半的汇率稳定性,同时又有一半的货币政策独立性。Eichengreen 也曾对汇率制度的端点解给出解释。他认为,在钉住汇率的情况下,银行和企业会低估货币下跌风险,因而会大量过分持有未进行对冲操作的外币债务。这样,当本币贬值时,其本币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而破产,从而给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基于这种因素汇率制下的资产平衡效应,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只有两种可行的汇率政策,一种是如阿根廷的汇率固定并锁住制度,另一种是让货币自由浮动制度,这样可使银行和企业有主动性去对冲外汇风险。这种分析方法建立在银行与企业非理性的假设上,而从东亚国家银行和企业的实践来看,这种非理性假设并不成立。两极汇率制度论的另一个解释是,当一些国家采取钉住汇率制并发现有问题后,往往存在政治原因的时滞,从问题发现到调整汇率制度时间太长,中间制度代价也就太高。这一分析也是建立在政府非理性假设之上的,而事实上也难以成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腐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汇率政策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人民币 汇率 制度 及其 政策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