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亏损公司的扭亏行为与手段研究(六)

再看未扭亏公司样本组,总体而言,平均有  48%的公司为此类公司(发生了连续两年以上亏损或者之前追溯调整发生亏损后下一年仍然亏损的公司)。在这些类亏损公司中,仍然有平均 32%的公司发生了关联交易活动,平均 21%发生了资产重组。然而,这些活动没能成功帮它们摆脱困境。从该组样本的单一样本 t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各年和总体的关联交易活动、重组活动、属于连续亏损公司的频率均值以及补贴收入仍然都通过了  0.05的显著性水平(1998年度没有发生重组活动,因此没有进行  t检验)。然而,与扭亏组不同的是,未扭亏组各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均值都通过了 0.05的显著性水平的  t检验,其均值显著小于0,说明当年未能扭亏的公司有可能通过操纵应计利润做大亏损,以利于下一年度的扭亏。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发现扭亏和未扭亏样本组在扭亏活动和属性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了进一步检验以上通过描述性统计所看到的扭亏未盈和未扭亏这两组样本的各个变量在分别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否显著,我们将两组数据结合,分别对两组样本的关联交易、重组、和亏损类型分别作了卡方(Chi-square)检验,以观察在  t+1年度这两组样本间各个变量的实际发生的百分比是否符合预期分布,即检验这两组之间各个变量的发生百分比的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别,对补贴收入和操控性应计利润则分别做了双样本的 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  4。
从表 4的卡方检验结果可以发现无论是分年度还是总体看,扭亏组和未扭亏组所发生关联交易和重组活动的百分比存在明显差异,扭亏组发生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行为的比重要显著高于未扭亏组。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1998年和  1999年的扭亏为盈的样本组和未扭亏的样本组之间,获得的补贴收入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 2000年度,扭亏为盈的公司在扭亏当年获得的补贴收入显著高于未扭亏的公司;另外,扭亏组中的连续亏损公司的比例虽然每年均高于未扭亏组,但只有在 2000年为显著高于,这表明  2001年出台的取消  PT政策给亏损公司尤其是连续亏损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加快了这些亏损公司的扭亏步伐。就操控性应计利润而言,未扭亏组显著小于扭亏为盈组,结合前面的分组单样本检验结果,这是未扭亏公司做大亏损,而扭亏公司难以通过操控性应计利润做大利润的结果。




表 4两组样本间的差异检验
年度     变量
组 关联交易 重组 亏损类型 补贴收入 操控性应计利润
1998 扭亏(n=51) 84% 69% 59% 325.12 1.961E-11
未扭亏
(n=34) 12% 0% 47% 79.62 -0.077
Chi-square检验值
(t检验值) 43.4360*** 39.6667*** 1.1371 0.964 -3.315***
1999 扭亏(n=35) 69% 66% 71% 141.57% -2.86E-11
未扭亏
(n=46) 24% 20% 65% 93.98% -0.065
Chi-square检验值
(t检验值) 16.1544*** 17.7129***
0.3518
1.088 -2.082**
2000 扭亏(n=50) 88 86 78 367.74 -2.00E-11
未扭亏
(n=44) 57 39 32 58.26 -0.095
Chi-square检验值
(t检验值) 11.6564***   22.741*** 20.297*** 2.362** -1.780**
总体 扭亏(n=136 82% 74% 69% 293.55 -7.35E-12
未扭亏
(n=124) 32% 21% 48% 77.37 -0.055
Chi-square检验值
(t检验值) 64.9043*** 73.7367*** 11.5433*** 2.212** -2.679***
注:***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 0.01的检验,**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  0.05的检验,零假设为两组公司的均值相等。关联交易、重组活动和亏损类型三列为卡方检验值,补贴收入和操控性应计利润两列为 t检验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亏损公司的扭亏行为存在以下特点:随着 PT制度的执行(1999)和 PT制度的取消(2001)亏损上市公司面临着的退市风险越来越高,亏损公司尤其是连续亏损的公司扭亏的力度相应逐年加大;扭亏公司的大部分发生了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行为,尽管未扭亏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行为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但扭亏为盈的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和重组行为的比重还是显著高于未扭亏的公司;在对应计利润的操纵方面,未扭亏的公司在继续亏损的年度倾向于向下操纵操控性应计利润来做大亏损。
2.多变量检验――逻辑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表 5给出了分年度和三年总体样本的逻辑回归结果,从该表我们可以看到分年样本和总体样本回归方程的卡方统计值均通过了  0.0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整个方程的各变量的参数均为零的联合检验被拒绝。就三年的总体样本而言,关联交易、重组活动和亏损类型三个变量对亏损公司的扭亏为盈事件产生了显著影响,而财政补贴和操控性应计利润则没有显著影响。



表 5逻辑回归结果
样本组
变量 1998 1999 2000 总体
B Wald B Wald B Wald B Wald
关联交易 4.250 12.100*** 1.764 8.708*** 1.159 2.730* 1.795 26.141***
重组活动 10.909 0.070 1.601 7.836*** 1.738 7.316*** 1.830 30.308***
亏损类型 1.865 2.487 0.507 0.690 1.692 8.589*** 1.071 9.706***
补贴收入 0.173 0.144 0.208 0.077 1.798 1.858 0.722 2.464
操控性应计额 10.881 3.328* 4.156 3.004* 2.334 3.280* 1.592 1.410
Constant -3.397 8.361*** -2.009 10.199*** -2.971 14.875*** -2.522 43.374***
-2Loglikelihood 29.679 79.659 81.574 235.656
Chi-square 84.733*** 31.133*** 48.354*** 124.226***
预测能力 92.9% 74.1% 80.9% 83.8%
注:B为回归系数;Wald为   Wald统计值;
*指通过 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指通过  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指通过  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操控性应计利润额由修正的 Jones模型计算得出。

分年看,1998年的亏损公司样本组中,只有关联交易活动通过了  0.0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关联交易活动对亏损公司在 1999年的扭亏为盈事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   1999年的亏损公司样本组中,关联交易和重组活动两个变量的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   0.01的检验,说明这两个变量对该样本组中的亏损公司在 2000年的扭亏为盈事件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在 2000年的亏损公司样本组中,对亏损公司在  2001年扭亏为盈产生显著影响的变量增加为关联交易活动、重组活动和亏损类型(是否连续亏损),连续亏损成为该年扭亏为盈的显著解释因素表明 PT制度的取消加速了亏损公司扭亏的步伐。对于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分年度检验中,该变量的系数仅在 0.10的显著性水平上勉强通过了  Wald检验显著性检验。尽管扭亏和未扭亏公司所得到的财政补贴显著高于零,在分年和三年总体样本回归中,补贴收入的系数均未能通过不为零的 Wald检验,表明在考虑其他因素后,该变量对亏损公司的扭亏概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另外,从模型的识别能力看,各年度样本和总体样本的正确分类能力均基本达到 80%以上,表明我们的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3.稳健性检验(Robust Checks)结果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6/7/7

相关论文
上一篇:加强财务集中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亏损 公司 扭亏 行为 手段 研究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