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专业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探讨(一)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目前被普遍认可的盈余管理即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自身利益为目的,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通过规划交易以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从解释中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在盈余管理过程中,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图的;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一)企业管理者自利动因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股东大会是委托人,董事会是股东大会在公司的常驻代表,对公司重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公司经营者是受托人,只对公司非重大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由于管理者的努力程度很难监控,以报告净收益作为管理报酬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管理者为使自己奖金最大化,就会产生通过盈余管理达到目的的动机。如果净收益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会有进一步降低净收益的动机,这样下一年获得奖金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净收益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 管理者也会产生减少净收益的动机,因为净收益超过上限的部分得不到奖金;只有净收益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者才会采用会计程序来增加会计净收益。另外在管理者变更期间也存在多种盈余管理动机,如管理者可以在即将退休之际选择会计收益最大化的政策;业绩较差的公司管理者任期将至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聘,也会进行使会计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如果是刚上任的新管理者,则会在上任初期进行降低会计利润的盈余管理。
(二)企业外部制度动因 
第一,实现股票发行与上市目的。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股票发行与上市一直带有计划性色彩,明显表现在额度控制与规模控制,由此导致股票的发行与上市资格成为稀缺资源,使股票发行能给公司带来丰厚的资金回报。但《公司法》对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 3 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上市、取得资金回报目的,企业管理当局就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甚至违反制度粉饰财务报表来美化其 公开市场形象。第二,维持公司上市资格。根据《公司法》及其他法 规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连续 2 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时,将对其进行特别处理(即 ST 处理);当其继续亏损时,将暂停上市资格,即停牌,目前是进行特别转让(即 PT 处理)。这意味着如果继续经营不力,将要退出股票市场,这是投资  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因此,对 ST、PT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作,就会成为常见手段。第三,达到配股资格线。能否获得配  股资格对上市公司极为重要,这将影响到上市公司后续资金的注 入,但并非所有上市公司都能获得配股资格。目前,对欲获得配股 资格的上市公司,最难满足的是“最近 3 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 10%以上;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高科技等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可略低,但不得低 于 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限制条件,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获得配股机会,公司管理  者就可能通过盈余管理达到目的。
(三)合理避税动因 
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十分明显。一方面,我国税收优惠政策较多,企业管理者就有可能采取会计政策和  程序尽量使前期利润为负,推迟开始获利年度,而在开始享受免税  优惠政策的期间采取增加会计净收益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从而达 到在免税优惠期之后的年度减少会计净收益、多享受税收优惠的 政策。另一方面,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较 大的灵活性,为企业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
(四)不违反债务契约的动因 
企业进行日常经营活动需要大量资金,除投资者投资和自身积累外,主要依靠金融机构的信贷 资金。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信 贷风险意识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在向企业贷款的同时一般会与企 业签订协议,其中包括种求企业遵循的条款,如流动比率、净  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变动范围,不能过度发放股利、进行额外贷款须在前进中对其不断加以规范。笔者认为,只要将我国公司的盈余 管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对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改善公司治理 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就是有益的。这一过程中,树立正确 的盈余观念和思路是最主要的问题,但如果有完善的资本市场、法 律法规体系、审计制度做后盾,公司的盈余管理也并不妨碍经济发 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汽车行业财务信息质量探讨分析 下一篇: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企业 盈余 管理 问题 探讨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