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名称 2006年 2007年 2008年一季度
GDP增长率 11.6 11.9 10.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16.6 18.5 16.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4.0 24.8 2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13.7 16.8 20.6
出口增长率 27.2 25.7 21.4
进口增长率 20.0 20.8 28.6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 1.5 4.8 8.0
M0增长率(期末) 12.7 12.1 11.1
M1增长率(期末) 17.5 21.0 18.3
M2增长率(期末) 16.9 16.7 16.3
(二)我国外贸出口的总体格局
1、总体平稳,稳重有增;在过去的五年间,我国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5倍,对外贸易在世界排名从第六位跃升到第三位。前不久,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受成曾对媒体表示,在过去五年中,我国的对外贸易平均增速约为28%,比世界贸易增长速度高出12个百分点,确立了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
2、贸易市场多元化;
自2002年以来我国广泛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随着一系列区域贸易安排的实施,我国对国际贸易实施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不仅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与印度、东盟等周边国家(地区)贸易合作蓬勃发展,对南非、巴西、智利等国家进出口也保持良好增势。
2003年-2006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位次略有变化。2003年,日本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位居第二、三位;2004年-2006年,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分别为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2006年,中欧、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额分别为2723亿美元、2627亿美元和2073亿美元。
东盟已经成长为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2006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60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9倍。印度跻身于我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249亿美元,是2002年的5倍,年均增长49.8%。另外,2003年-2006年,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年均增长45.5%,与拉丁美洲年均增长40.9%,均远高于同期我国货物进出口的整体增速。
3、产品结构升级
自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0亿美元后,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又达到一个新高度,全年贸易顺差额达到2500亿美元。面对高额的贸易顺差,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从我国进出口一般商品结构角度分析,我国进出口结构已完成了从初级产品、初级工业制成品向较中高级工业制成品结构转变。而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增长基本稳定,并逐渐达到增长的拐点;而现有的进出口结构正支撑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向资源、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转变,但在一些高端产品以及重要的装备仪器产品上仍处于比较劣势。
纵观我国进出口的商品结构以及增长数据,机电产品是形成我国巨大贸易顺差的来源,且主要集中在资源、资本密集的产品类型。在高新技术产品中,除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类产品存在巨大顺差之外,其他高新技术类产品基本处于贸易平衡或贸易逆差,并且其贸易数量相对总体贸易规模来说仍显得微不足道,这意味着这些产品的贸易空间较大,也是未来我国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方向。故而,无论从现实意义的角度还是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及产品贸易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我国机械行业生产经营总体情况及产品的出口状况
(一)我国机械行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情况
1、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1)行业增长状况
以2007年为例,前10个月,机械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461亿元,同比增长31.91%;前8个月实现利润总额2616亿元,同比增长47.35%,占全部工业利润的16.75%,增速快于工业利润平均增速10.3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26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30%,其中出口增速40.55%,进口增速18.51%;产品产销率97.41%,创年内新高。
(2)产品技术创新状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自主技术创新力度和能力逐渐增强。以工程机械为例,2007年度,主营业务销售额为2223亿元,比2006年增长近40%;行业利润大幅增长,从2006年的118.2亿元猛增至174.7亿元。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额也从1998年的2.2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87亿美元,10年翻了38倍。近5年,出口更是以每年63%的速度增长,进出口也由逆差转为顺差。值得欣慰的是,其产品打入了欧美等工程机械强国。
(3)整体结构运行情况
全行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7.49%,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6.01%,同比提高0.6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4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4.51/人年,同比提高29.62个百分点;除年初春节因素影响外,每月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增速非常平稳,波动性很小。
2、我国机械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1)高速铁路设备方面
2007年度,前10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86.6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1.53%;其中约30%用来购置设备。预计今年购买机车、客车和货车的数量明显高于去年,分别为750辆、1700辆、35000辆,而去年订单数量分别为447辆、774辆和25490辆,分别增长67.78%、119.64%和37.31%。前8个月,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43.70亿元,同比增长12.46%;利润总额5.81亿元,同比增长217.40%;毛利率11.54%,同比提高约1个百分点;但新产品产值119.90亿元,同比增长52.14%,占总产值的47.97%。2006、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都远低于“十一五”铁路规划的年均投资额,预计未来几年铁路投资会进一步加大。预计铁路客运高速运行、铁路货运载重扩张、铁路配件加快更新是铁路设备业发展的趋势,明年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业收入增长20%以上,利润增长50%左右。
(2)风电设备方面
我国的风电产业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较快的成长阶段。2006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133.7万千瓦,同比增长165.83%;累计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同比增长105.23%。预计2007年新增装机容量可达240万千瓦。
我国目前的风电机组仍以750千瓦为主。截至2006年,我国风电机组1MW以下得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70%,1MW-2MW之间的风电机型只占26%,2MW以上机型占4%。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划,我国未来的风电新增装机将以1.5MW、2MW机型为主,1MW以下机型所在比重将逐渐降低。因此具备1.5MW以上机型生产能力的企业将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3)工程机械方面
2007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2006年的基础上,继续加速增长。2007年1-10月工程机械行业产销额增长速度达44%。
工程机械行业是资产投资驱动型行业,其中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较大,2007年以来,工程机械的主要下游行业的投资快速增长,在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长较快、矿山建设投资加快、加上国家一系列重大工程进入建设高峰,拉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量持续旺盛,景气程度继续上升。
(二)我国机械行业产品的出口状况
1、近年我国机械行业进出口情况
2007年1~7月,我国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197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9.79%,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24.4%)5.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1043.5亿美元,同比增长40.95%,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幅(28.6%)12.35个百分点;进口928.2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8%,低于全国外贸进口增幅(19.5%)0.3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15.21亿美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