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龙工宣布收购郑州白云机电,以郑州为中心建立河南龙工。2007年11月,柳工投资20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建设柳工北部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2008年,柳工收购安徽蚌埠市振冲安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军起重机市场。2008年3月,中联重科收购亏损的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并对其进行增资,进军土石方机械领域。通过收购兼并,中联重科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传统的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拓展到起重机、环保机械,2008年6月宣布对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收购,中联重科成为中国第一个跨国工程机械公司。
尽管收购频频,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规模依旧普遍偏小,单个企业生产能力较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从企业规模、产销量、人均产值、人均利润等几个方面来看,与国外企业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
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的信息显示,到2007年全国已有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2000余家。然而,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449.58亿美元,实现净利润35.4亿美元。就是说,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加起来比不上一个卡特彼勒。即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其销售额也不到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10%。
尽管如此,经过近几年的收购,中国已经有了形成大型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的基础。
如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湖南工程机械;以徐工、常林、镇江为代表的江苏基地;以广西柳工、玉柴、柳建为代表的广西工程机械;以厦工、龙工为代表的福建工程机械基地等。
2、加强高校、科研单位与工业企业的结合,让科研成果尽快走向生产实践
机械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技术装备水平,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典型代表,所以,机械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研发的投入,而加强高校、科研单位与工业企业的结合,让科研成果尽快走向生产实践,被很多机械行业发展较好的国家证明是一条比较现实和节约的道路,以我国重机行业为例,今后五年的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息息相关。"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这个总结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而确定的自主创新体制是指导装备制造业研发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针。
3、加强机械基础产业的布局,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
由于我国机械基础行业基础差,底子薄,科技投入少,开发力量薄弱,不能适应主机行业引进、合资、合作、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机械基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
虽然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明确了重点支持重要的机械基础件(模具、轴承、液压、气动、密封件等),但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的支持,如模具行业的税负过重,享受增值税部分返还的企业,全国只有不到百家,面太窄,作用有限,还需要政策继续支持等。
因此,为提高我国机械基础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我国机械工业对国产基础件配套的需求,预计我国基础行业面临进一步的调整,以整合优势资源,淘汰落后企业。在今后的5~10年中,行业将在发展品牌产品及名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和加强集约化经营等方面力争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
(二)提高我国机械行业产品出口的业务管理水平及素质
1、产品质量服务国际化
从企业技术管理和技术标准入手,严把产品配套关,针对不同要求的高端产品,目前建议采用进口配套。同时要加强主机厂与配套厂的技术攻关合作,主机制造企业要主动关心和介入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对关键的二次配套件,如密封件、轴承等采用进口件配套。在产品质量上,与国际品牌保持同质管理。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但在出口后的服务体系上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企业在后续服务和零部件供应环节,还没有拿出足够的力量和资金去开拓。产品质量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服务跟不上,产品的销售就会导致品牌的透支。在国际化过程中,要解决好几个环节问题。首先要对市场进行细分,深入了解市场特点,包括他们的产品市场,不能拿中国需求的产品原封不动地去开拓国际市场,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改进。要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对市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要有优良的价格和生产制造能力,能够制造出可靠性强的产品;要有好的营销能力和非常强的服务以及配件能力。
2、认证管理标准化
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促成了商品贸易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各国为保护市场,各国和各地区必然要设置些门槛和障碍,这就是准入标准。标准有国际性通行标准和各国各地区的特定标准,我们要扩大出口,既要研究国际通行标准,又要了解各国的特定标准和门槛。在当前除了要通过实施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保认证,首先要有更多的企业通过欧共体的CE认证和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认证机构的产品安全认证。它不仅是通向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开门钥匙,也是通向其他国家的钥匙。CE认证是用以证实该产品已经通过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式或制造商的合格标志性声明,无论在欧洲、美国、日本或其他国家都能获得很好的出口效应。除了CE认证和美国的安全认证以外,对相关环保标准、设备操作规程、出口反倾销,国家或地区性标准等都要进行认真研究,列出相应措施,才能让我们的产品顺利走出国门。
3、知识产权清晰化
做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检索,加大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科研开发力度。我国加入WTO组织,对知识产权的承诺已成为国际间贸易交流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出口产品的技术来源是否有侵权行为,进行认真检索。对核心部件,一是直接配套选用,二是自主开发,自主开发时,在知识产权有效期内不能再进行测绘仿制。
4、产品销售管理属地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