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3、国际化运作经验严重不足,没有国际化业务平台做支撑,无法对国际化过程中的品牌、服务、和创新业务进行有效整合,因此企业国际化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这也是中国移动首次海外竞购巴基斯坦电信26%股份失利的根本原因。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缓慢,缺乏实质性进展。
三、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综合分析
(一)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特点与比较
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运营的典型模式有网络延伸、战略联盟、参股并购以及境外申请牌照独立运营等,不同的运营模式对企业的资金、人力以及运营管理能力的要求不同,要求越高的运营模式相应的运营风险也越大。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海外运营模式及模式组合,是国际化战略实施成功的关键。以欧美为代表的电信跨国巨头,依靠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地位,以多种手段积极实施全球化扩张战略,但不同企业在选择国际化的道路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1、国际化战略目标选择比较
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选择与其所选定的目标区域有很大关联,不同目标市场的发展模式具有较大差异,各国运营商走出去的首选,大多是其周边国家和地区。西班牙电信国际战略的特点是重点区域重点投资,主要是面向说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拉美国家,西班牙电信是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主要服务公司,这是由于拉丁美洲国家大多为西班牙前殖民地, 在语言、文化和习惯上与西班牙有相似之处, 因此, 西班牙电信在这些地区运营占有极大的先天优势。德国电信和法国电信在国际发展策略上都是以泛欧为基础,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市场为突破口。在欧美成熟电信市场,为提供全球质量一致的网络、业务和统﹁的解决方案,德、法电信一般采取收购目标企业模式;而在亚非等新兴市场,由于电信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薄弱,通常以直接投资为主,并以技术和经营优势换取目标市场。沃达丰作为欧洲最大移动电信运营企业,在进行全球扩张时,所选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在本国排名第一或第二位的运营企业,大都选择了换股方式进行并购,避免因股市泡沫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电信国际业务需求规模主要是由国际贸易水平、文化交流往来以及该国电信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的,中国与美国、西欧以及东亚地区之间的跨境通信需求是最大的,在美国、西欧和东亚等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网络延伸和机构建设,是我国电信运营企业首先选择的发展模式,通常多选择当地运营商进行合作,联合拓展这些地区的电信市场。对于东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电信业务新兴国家来说,由于其电信业正处于发展期和建设期,需要资金、技术、运营经验全方位的支持,因此海外资本并购、运营外包和咨询服务也是优先考虑的拓展方式。
2、国际化运营模式比较
沃达丰的核心竞争力是全球化经营能力,依靠完备的企业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迅速占领主要目标市场,获得当地的网络和用户;在亚太等新兴市场扩张时,沃达丰通过战略联盟形式拓展自己的品牌战略,推出“沃达丰+本土运营”双品牌产品,待时机成熟后再整合为自己的品牌,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德国电信和法国电信在海外市场拓展的成功之处是:有效利用品牌的整合,迅速建立与客户的信任关系,维持自己一定的客户群和业务量;选择语言文化背景基本一致、经济发展水平高、用户消费能力强、在国内的商业模式容易复制的地方开展业务;在网络的互联互通上和目标国运营企业达成协议,主要通过租借而不是自建的方式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在比较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的初期,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以战略联盟或参股来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目的是借助合作伙伴强化进入特定市场的运作能力,通过加快企业学习和寻求当地资源的进程,获取所需要的人才储备,积累国际化运营经验,获得特定的竞争优势,并逐渐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战略联盟是一种过渡性的策略工具,原中国网通与西班牙电信从战略联盟关系发展到相关参股,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持有香港电讯盈科27%股权,就是长期成功的联盟通常会向并购方向发展的案例。目前我国通信运营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范围过广或过于松散,缺乏高度选择性,没有统一的品牌和管理团队,相互协调比较复杂,影响企业本身的战略目标实施。因此从长远发展看,只有最终通过全盘收购并参与经营管理才可能真正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详见表1
表1 国外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战略对比
(二)国外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电信行业全程全网的运营性质,使其具有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经营特点,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能简单依靠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而是应以增长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依托,以股权为纽带,以战略联盟、参股、换股、兼并收购区域性电信运营企业等方式,快速、低成本地实施国际化战略。股权纽带策略,能迅速克服非关税壁垒,解决当地运营许可问题,同时有利于在人才、机制、资源、本土化上缩短企业学习曲线,实现快速融合并拓展合作深度。
1.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选择
目标市场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效果,除非在成本或差异化上具有明显优势,否则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必须从独特的竞争定位和最有独特优势的业务入手,确立明确的竞争优势,同时以一致的定位在国际市场进行渗透来强化竞争优势。从国际经验看,在进行海外拓展时,大多数运营企业都会首先选择文化与本国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周边国家和地区因为距离近,具有信息易获取、人员往来容易、运输和交通成本低等优势。例如,德国电信和法国电信的“泛欧”策略,西班牙电信重点在巴西、阿根廷、智利等拉丁美洲市场,沃达丰侧重英联邦国家等。
2.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策略
国际上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历程,可以划分为战略联盟和资本输出两种形式。战略联盟通常是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的最初选择,起因是源于单一区域的电信运营企业无法满足跨国企业客户的跨区域、跨国家的电信业务需求,因而运营企业之间有动力进行业务合作开发,大多不涉及股权投资。例如,法国电信与西班牙电信等结成战略联盟,在服务和技术两个维度上把客户基础拓展到海外。
资本输出战略一般可以分为跨国本土化战略和全球化战略。跨国本土化战略是指通过并购当地运营企业或者申请牌照建立新的子公司,经营管理上更加突出当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条件,这时的国际化战略更像是多个不同的国内竞争战略的组合。而在全球化战略中,分布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子公司在经营上是高度分工的,每个子公司只是企业完整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企业依据整个全球体系中的成本定位或差异化程度,选择性地在不同国家发展、协调业务活动,以驾驭、延伸整个网络的竞争优势。
3.进入国际化市场的主要方式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因而在决定对目标市场的进入方式时,需要企业充分分析其在技术、管理、品牌或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针对不同市场,权衡自身核心竞争力特点和目标市场的环境、开放程度和管制状况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进入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
目前国外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主要有申请牌照、收购、参股、网络延伸和运营外包等。获取新牌照是电信运营企业在移动通信等新兴业务领域较常采取的方式;而收购方式因为要参与海外市场的直接经营,风险较高,但由此最能获得高价值的运营经验;参股方式则是在不便直接参与经营的市场所普遍采取的一种通过资本运作而进入的方式,风险小,容易退出,主要是对具有快速成长性质的企业投资。欧美强势运营企业具有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多采取资本延伸的方式,首先通过资本并购迅速获得当地的网络和用户,然后不断增加自己的股权比例,最终整合为自己的品牌。
(三)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具备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分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