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图1
(二)汇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票市场受外乎市场影响,外乎市场交易主要依赖汇率的变动,汇率作为股市的外生变量,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运行走势,并且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越高,其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越大。因此,在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大量投机资本涌入境内进行套汇投机。这必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资金推动作用,同时还会对上市公司行业价值重估产生影响,并对证券市场带来结构性冲击。
从国际经验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泰国、新加坡等,汇率冲击都对本国或本地区的金融市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也有案例表明,汇率冲击并未对金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如何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的演化准确地进行判断,需要吸取国际经验以谋求中国证券的政策取向进一步研究。(注8)
汇率下降,即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不利于进口而有利于出口。汇率变化对股价的影响要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若汇率变化趋势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较为有利,股价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
(三)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数量,而货币需求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以获得流动性的意愿。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收入的函数,并且与收入呈正比,其货币需求与利率没有直接关系,而投机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则与利率成反比,人们持有货币金额投机的机会成本也随着利率的增高而增高。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收入和物价是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当物价不变时,个人的收入增长会引导个人购买更多的商品;反之,个人的收入降低会引导个人减少购买商品。当个人收入不变时,物价上涨会抑制人们购买商品的需求;反之,物价的下跌会促使人们购买商品。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当利率降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上升,因而会持有货币,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到损失。(注9)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使证券价格下降。中央银行放松银根时,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入证券,在投放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需求,使证券价格上升。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所谓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20世纪30年代左右,存款准备金制度只是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的一种制度,还没有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后来,随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控制经济的主要手段,并以此保证客户在存取资金时的正常进行。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成为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的具有四种只能:
1.缓冲职能
2.流动资产管理职能
3.货币控制职能
4.收入或税收职能
存款准备金的这四种只能,有助于在流动资产状况发生变动时稳定隔夜利率,为中央银行提供准备金来源,从而可以补偿通过自发性因素产生的流动性资产供给,同时也是中央银行的收入来源之一。
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年,期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多次调整。自2011年2月24日上调之后,3月25日,央行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1月以来第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0%,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16.5%。
没过多久,也就是2011年4月21日,央行又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2011你那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这也是央行自2010年以后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0.5%,创历史新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