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一种超越对手的能力,因此它体现的是一种创新和进步,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过程也是持续创新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具体实施方法是:首先,加大对科研的投入。资金是中小企业创新的源头,没有投入就没有创新的成果,所以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对科研的投入,积极调动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其次,鼓励员工的冒险精神。中小企业要完善员工的评价体系,不应只以成果作为员工评价的唯一标准,鼓励员工的冒险精神,积极地促进员工的创新。再次,品牌的创新。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讲,任何企业必须要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中小企业生命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就必须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而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持久的外在表现。中小企业的品牌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品牌的产品创新,中小企业一定要不断完善创新自己的产品,为品牌提供创新的基础;品牌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为品牌提供创新的支撑;品牌的形象创新,中小企业一定要不断发展自己的形象,为品牌提供创新的手段;品牌的管理创新,中小企业一定要不断升级自己的管理,为品牌提供创新的保证。
(二)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引导机构
为解决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和战略规划能力差的问题,政府要设立专门的机构针对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制定不同的引导政策。具体实施方法在于:首先,中小企业的定位非常重要,政府必须给予中小企业产业政策的指导,引导中小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进行自主创新,实现竞争力的升级,引导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形成并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人力资本是唯一的具有主观能动的资本,是生产要素的最高表现形式,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的工作,使中小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为核心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次,中小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困惑或问题,它们普遍希望通过专业的问询来制定自身长远的发展计划。政府应该专门设立这样的机构,低成本甚至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避免出现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影响未来的竞争力的发展。
(三)支持中小企业群簇式发展
群簇式的发展对中小企业是有利的。针对中小企业在群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该支持中小企业群簇式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对中小企业群簇发展给予政策支持。政府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部门,引导中小企业形成区域的集合,利用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相近的特点,鼓励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尤其是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初期、在破除产业集群外部不经济方面、在产业群的升级阶段、在产业集群外部宏观环境方面,政府都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政府应该组织形成民间的中小企业协会,以会员制的方式不断吸纳中小企业成为协会的会员,会员之间可以享有特殊的待遇,如信息,技术的分享等,充分利用内部品牌、信息、资金等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并利用会员之间的协作,形成技术、信息的外溢,中小企业再根据得到的信息和技术与自身核心竞争力融合,形成更高级别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会员的增多,这种有利的效应不断扩散,最后形成整个聚集群的竞争力的提升。再次,政府还要为中小企业建立工业园区、交易场所和集中地,减少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额外成本,同时要完善工业园区、交易场所和集中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中小企业真正无后顾之忧。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危机全球化共存的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转型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途径。在经历了世界性危机的“洗礼”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优胜劣汰”的过程。危机中既有危险,但同时也有机遇,在世界性的危机中生存下来的中小企业一定要不断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型,不断形成比较成本优势、独特资源优势、整合能力优势和融合能力优势,并最终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中小企业受自身特点和条件限制,在同大型企业和国外企业竞争中总是处于弱势,但是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竞争力,就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鲁开垠.增长的新空间——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4版
3.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版
4.秦秋莉.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模式与误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第1版
5.张夏准.吴文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根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版
6.喻华铸.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劣势及其发展对策.经济学情报,2009,(04).78-79
7.尹楠.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探索.宁波经济丛刊,2000,(02).16-18
8.如何弥补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安庆科技,2004,(04).20-21
9.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现代焊接,2005,(04).33-34
10.江绍中.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新重庆,2005,(05).96-9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