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2.管理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家族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得不到体现在目前的中、小型家族企业中反映十分明显。在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条件下,如果是没有跟血缘、亲缘有关系职位很可能受到排挤,即便有制度,也可能因为亲缘、血缘关系得不到执行。
3.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效率得不到体现原因分析。
在中小型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家族企业主所受的文化熏陶和他们的成长路径直接相关,中小企业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自己所处时代甚至是先前历史的印痕。养成了一种“靠先知和力气打天下”的思维定势,使得家族企业失去学习的内在冲动,在家族企业早期的管理模式上完全由家族企业主的主观的喜好来判断,在一些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亲缘、血缘关系左右了管理的效率,而企业主也是心用余而力不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并没有真正体现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效率。
4.家族企业的决策能力的原因分析。
家族成员有着共同的家族整体利益,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心理契约成本和监控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符合管理学最小代理成本原则,也使家族制企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较快地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因此,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几乎成为中小企业初创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选择,而家族式管理模式也对中小型企业顺利度过艰难的创业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开始发展壮大后,依然过分依赖于传统家族制度来决策企业问题将会严重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管理者及人力资源问题的分析
1.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的原因分析。
家族企业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的原因是因为传统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重形式轻效率。传统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导致在行政管理中爱做表面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2)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在行政活动中表现为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
(3)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皇权、官权使权威观念影响极深,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专制、集权,家长制,行政民主难以实现。
(4)重共性轻个性。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以致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
(5)追求等级不尚平等。传统社会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严重,在行政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极强的等级性和依附性,严重影响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民主进程。
2.管理者作用过分突出的原因分析。
美国对家族企业的治理是全球最彻底也是最完善的国家,这是因为美国是一个股权高度分散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家族不可能像其他国家或地区那样肆无忌惮地对企业进行控制。相对于欧美国家家族企业集权分散的现象,国内的家族企业管理有着明显的不同,国内家族企业中的家长式管理主要是采取集权式的组织模式、恩威并用的管理方法,“家长”的示范效应等方式完成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于企业的股权过于集中在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家长手里,缺乏集体的决策机制,特别是缺乏约束经验者行为的有效监督,决策失败的可能性增大,企业的命运系于一身,存在极大的风险。在决定企业是否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之时,“家长”一人说了算,如果其思想保守,没有意识到现代化改造的重要意义,则企业现代化必然受阻。
(四)家族企业文化特色问题的分析
1.缺乏文化素养的原因分析。
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与企业经营的实际紧密相联的东西,准确地说应该是从企业经营的实际中提升形成的,外于企业经营的文化只是“文化”,而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更不是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在我国(详见:表2),从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国内受高学历教育的企业主明显低于国外,这种大幅的差异造成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素养的缺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因素与商业精神的割裂使中小企业家族文化特色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表2:国、内外家族企业主学历分布表
类别 高中/中专 大学 硕士/研究生 其它
学历 国内 41.9% 33.5% 3.2% 21.4%
国外 20% 47.8% 20.8% 11.4%
2.花瓶形式文化的原因分析。
因为是家族企业的原因,在企业内任职的不是直系亲属,就是旁系亲属,直系亲属占据企业内部的重要职位,旁系亲属也占据着企业内中干以上的职位,每次一开中干会议,往往是一家人在开会。所以在这样一种特定的情形下,家族企业的内部关系肯定是比较合协的,这种合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上的,但是这种关系的合协,不但不能让企业文化跟其它企业有所差别,突出自身的特色,而且对外面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抄袭,仅作花瓶罢了。
3.缺乏文化创新的原因分析。
在一个家族企业里,作企业主不免有兄弟姐妹,有妻子的兄弟姐妹,家族企业的亲情文化很浓烈,就企业文化来说,家庭企业的职工有极强的依赖性,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这是好的。但这会衍生出一些问题,既然是亲情文化,必然会导致亲疏有别,产生圈子文化,有亲系嫡系的分化。可是圈子会演化成帮派、帮派文化、势力文化、缺乏文化创新,这一切都会最终导致偏离了企业的既有轨道,严重影响企业以市场为中心的导向。
4.缺乏员工广泛认同价值观的原因分析。
家族企业主将企业存在的价值看成是家族化最大利益的载体,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会价值层面,“私利”与“功利”相混淆,这种价值观的错位使得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与家族成员的思想陷入封闭,拒绝做出改变,从而导致家族企业的管理僵化,造成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这种现象不但缺乏了员工广泛的认同性,所建立的企业文化也只是家族狭义的企业文化,把广大员工排斥在外而得不到员工的拥护,而且还不能帮助企业向前发展,还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实现中小型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家族企业产权结构问题的对策建议
1.融和社会资本,突破家族限制。
家族企业在融资方式上,除在家族内部进行扩融外,还可以采用:金融体系信贷、行业内企业参融股权、外来经营投资以及上市融资等方式吸纳企业成长基金。对于中小型家族企业来讲,前三种融资方式实效性强、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及民营经济信用体制还不完善,在金融信贷方面对于家族企业的投入很有限。一方面银行急于向企业进行信贷,另一方面企业又因为体制及自身所限贷不到或很少贷到所需的资金。随着我国金融信贷体制及信用体制的完善,银行系统将会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在一些产业比较单一、企业密度高的地区,各相关供应链或行业的家族企业通过互相企业参股、融股的方式,不仅可以在短时期内解决生产问题,而且可以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更加有效的提高竞争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