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如上述A公司就比较注重加强对“潜在坏账”的管理,加强对这些账款的实时追踪和账龄分析。其中,预警台账的建立与维护是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一大特色,这主要由A公司财务部门来操作执行。A公司的财务部门由销售会计主管和销售前台共5名财务人员组成。销售前台四名财务人员分别负责项目管理、业务款项汇总、预警台账管理和费用汇总,主管会计负责编制凭证报表等工作。每月编制清收计划提交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将对该项目的销售人员下达催收任务,之后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清收会议,会上由销售主管、财务主管、销售人员等对难以收回的欠款作分析,分出良性和恶性欠款,针对不同的欠款采取专人催收,甚至起诉的方式来解决。通过维护预警台账,销售部门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应收账款的情况,可以及时地提醒销售人员,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也是企业搞好内控的一个重要工具。
(四)加强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建立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合同的签定必须执行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制订的合同,应用合同条款和规定保护自己,防止或威慑应收账款拖欠现象的发生。如拖欠已经发生,双方又难以协调时,应及时收取有关资料协助诉讼,以便将来在收账诉讼过程中使用,切不可观望和等待。如果企业间的业务交易没有合同或者合同签写不规范不完整,就有可能被诚信差的企业利用,进行恶意拖欠而产生应收账款。因此,国有企业务必要加强销售合同的审查,首先应审查合同双方签约者是否都有权签订合同,如果代签,应取得有效的委托书。其次,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合同的标的、价格、违约责任、结算方式等,最后要看对方履行合同的能力,避免因此而产生应收账款。
例如上述A公司,在信用评估后满足条件的,则履行“投标-中标-签合同-法律处出具意见”的程序。批准销售部门的赊销申请后,信用管理部门会派专人会同销售人员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中详细注明销售价格、信用政策、还款方式及期限等,合同签定应尽量采取票据结算方式,大大降低了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最后,则看客户是否根据合同约定的预付款要求,假设合同规定的是3:3:3:1的付款方式,则根据合同要求签合同后10天内,按预付到总货款的30%来付款,若如期付款,A公司则履行合同要求开始投产。产品投产并完工后,客户便应该按照合同来履行付款义务,即支付发货款。此时客户应支付30%的货款,若支付未到30%则不允许发货,这是一条A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刚性的规定,确保了A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约定的货款到账后,财务部门签发提货单,由仓库进行发货评审,销售人员提交申请,领取出门证后方可发货,客户接到产品后销售人员出具发票,至此应收账款正式形成。
2.国有企业要建立定期的财务对账制度,建立和健全往来账户清算登记核算及清理制度。应收账款一旦发生,应及时、准确入账,并建立应收账款辅助核算体系,除销售人员外,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相关责任人应定期与债务方进行对账,并请对方在对账清单上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予以确认。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清欠人员与债务方人员恶意串通,故意拖欠款项的支付与收取,甚至采取一些非正当手段坑害企业;另一方面,定期让债务方确认应收账款金额,是为了获得有效证据,作为采取法律手段解决的重要依据。通过核对应收账款,确保应收账款记录的真实、正确,保证账实相符,防止因长期拖欠形成呆账死账,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如上述A公司,在产品投运后,销售人员会经常向客户了解运行情况,正常运行合同规定的天数后,客户就要支付另外30%的货款。质保期满后,客户便应将剩余的10%质保金支付。在这期间销售人员与客户双方要进行应收账款的确认,一般是半年一次,采用应收账款确认函的方式,销售人员在应收账款确认中兼有提醒、催收的职责。
3.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加大追索债务的力度。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信用危机,企业间的“三角债”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由于信誉缺乏,国有企业间的商业信用极度萎缩。因此,我们应设置信用部门或者明确相关部门的信用管理职能,制定信用管理目标和政策,建立系统、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强信用宣传,强化行业规范,发展信用中介服务网络和机构,用德与法的合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体系立法,加快信用建设的步伐,对应收账款加强监管和催收的力度,使得国有企业及时回收货款。
例如,北京市于2001年就启动了北京市工商局红盾315网工商企业不良行为警示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信用体系等社会信用体系试点。上海市于2003年又正式开通了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广州市于2001年开通“广州信用网”,为33万多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企业经营信用档案。上海、深圳、北京、湖南先后出台了有关信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但至今仍没有全国统一的有关信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国务院全国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小组起草的《征信管理条例》也仍在征求意见阶段。
总之,国有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程度的人为因素,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对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产生的巨大影响,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再好,货款收不回等于劳而无功。近年来,我国有许多国有企业不是由于债务危机而出现经营因难,而是由于债权过大,坏账损失严重,沉淀资金过多,不良资产比重较大,潜亏严重,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产生的影响,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更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改进我们的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规避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水平,使国有企业的坏账损失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及监督问题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7期。
2.段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及其管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年第9期。
3.马浩:《浅议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9期。
4.张凯:《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辽宁经济》2008年第10期。
5.钟高秀:《浅析我国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科技广场》2009年第10期。
6.刘广兰:《把好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两道关》《中国审计》2009年第19期。
7.贾凯生:《浅析应收账款管理》《西部财会》2009年第6期。
8.熊绪进:《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现代经济》2009年第3期。
9.严涧:《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家天地》2009年第4期。
10.邓云亚:《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企业家天地》2009年第4期。
11.吴丽娟:《浅析应收账款管理》《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1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