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2.确定合适品牌架构。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发展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架构,企业初创阶段适合采用单一品牌架构,用心经营好一个品牌,如果是专注于一项业务的企业在发展壮大后,可以在推出系列产品或新产品时采用复合品牌架构,在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后,为规避一个品牌带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适应细分市场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可以采用多品牌架构,如果企业产品种类众多,则可以采用分类品牌架构,总之,企业要适应市场和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品牌架构。
3.培育特色品牌文化。特色品牌文化是企业实现与其他品牌差异化的重要载体,培育特色品牌文化需要企业不断积累、总结和改进,企业要善于发现品牌塑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有利因素,包括精神、制度及人物等,同时借鉴和吸收社会文化的精华,构建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达到精神、制度及形象等三个层次的统一,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看那些历经百年仍然屹立不倒的经典品牌时,会发现它们都有着传奇的品牌历史,有些企业的发明甚至直接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因此,品牌文化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要有耐心和恒心,通过一代甚至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形成。
4.提高营销能力。戴尔通过个性化定制开展产品营销,苹果通过建立产品体验中心开展体验式营销,国内企业也有许多成功的营销手段,张瑞敏怒砸不合格冰箱是借事营销,王老吉在汶川大地震后率先捐出一亿元是借时营销,联想赞助北京奥运会是借势营销,我国企业必须改变广告为王的思维定式,借助形式多样的营销手段,达到更好的品牌宣传效果。
(三)寻找“蓝海”,迅速占领品牌高地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要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红海中闯出一片天地是十分困难的,在这里,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利润和增长的前途也就越来越黯淡,残酷的竞争让企业生存都那么艰难,更遑论建立起一个知名品牌,而与之相对的是,蓝海代表着广阔的空间,代表着全新的需求,代表着高利润高增长的机会,慈铭体检是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专业体检机构,其创始人韩小红是一名海归,当她看到体检产业在国外十分红火而国内却是完全空白时,她十分敏锐的意识到,她找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商业机会,回国后她立即开设了慈铭体检,2004年,鼎晖投资注资3500万元,使得慈铭体检迅速成长起来,现在它拥有的40万客户已经为它建立起了一定的市场壁垒,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每天都会出现全新的市场、全新的机会,作为中小企业,与其跟在行业领军者的身后亦步亦随,不如另辟蹊径,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蓝海”,在全新的市场中,建立品牌相对简单而且迅速,占领了品牌高地,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四)加强品牌保护
1.有效开展品牌维护。对于品牌维护,我国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及时进行商标注册,防止被其他企业抢注。第二,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假冒自己品牌产品的行为,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品牌资产。第三,加强对国外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或聘请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在保护自身品牌的同时,为民族品牌更好的开拓国外市场提供有效支持。
2.加强外资并购后民族品牌的保护。外资在中国并购,究竟是纯粹追求投资收益、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还是企图垄断市场,我们很难分清,但是,国内企业与外资合作时必须要有品牌保护意识,“娃哈哈”的品牌保护是个成功的范例,1996年与国际食品巨头达能公司合资时,“娃哈哈”坚持合资不合品牌,且合资公司使用“娃哈哈”商标还必须付费,很好的保护了“娃哈哈”品牌,这值得广大国内企业学习,不能在与外资合作时,为了扩大企业或市场规模而放弃对民族品牌的保护,最终落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下场。
(五)提高品牌危机处理能力
品牌危机通常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冲击强烈、关注度高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有损品牌形象,严重时甚至危及企业生存,企业提高品牌危机处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要树立全体组织成员的危机意识,尤其是企业高层人员的危机意识。第二、设立企业危机处理机构,建立品牌危机处理预案,做到出现危机时准备充分、应对得当。第三、设定企业危机处理的发言人,避免出现危机时企业对外出现多种声音,造成社会舆论及公众得到的信息混乱。第四、出现危机时,要作出主动、快速、诚恳的反应,避免出现沉默、推脱、拖延等情况,迅速将危机解除。第五、向社会舆论及公众及时公布事情的真相,不要因为企业出现错误而意图掩盖,美国专司企业危机咨询业务的考林.夏恩指出:“如果工作中出现过失,你只是面临一个问题,但如果你在试图掩盖它,那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两个了,而且,一旦事实真相被披露,谎言可能会比原先的错误更令你困扰。”。(注10)
(六)谨慎并购国际品牌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通过并购国外企业直接获得其品牌资源固然是件好事,但由于文化差异、法律环境等原因,中国企业并购国外品牌企业后成功者寥寥,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因与双龙汽车工会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损失几十亿后无奈撤退,徐明天在《坚守制造》一文中提到,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后,到印度接管公司,第一天跟印度的员工谈话,人家一句话也不说,第二天就把辞职报告送来了,有能力的人都离开了,人家根本就瞧不起你。(注11)因此,国内企业在并购国外企业时,要经过充分论证和准备,全面考察当地法律、人文环境、企业文化等要素,谨慎实行跨国企业并购。
品牌资产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品牌企业的多寡则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经济全球化使得当今社会的企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而品牌竞争必将是未来市场竞争的主战场,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制造响彻全球,今后的日子里,民族品牌能否实现从制造产品到创造品牌的飞跃,将是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关键,在此,我们一起祝愿,中国企业,一路走好!
学生:姚立平
江苏常州
2010年12月28日
引文注释:
(注1)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第5页。
(注2)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第5页。
(注3)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第5-7页。
(注4)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第103页。
(注5)杜纳.E.科耐普:《品牌智慧-品牌战略实施的五个步骤》,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二版,第14页。
(注6)新华社专稿:《恶性商战何时休》,新华社,2010年11月10日。
(注7)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第272页。
(注8)王友海:《盈利模式24式》,《当代经理人》杂志2010年05期,第32页。
(注9)庞博:《破解利润魔局》,《当代经理人》杂志2010年08期,第39页。
(注10)刘凤军:《品牌运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285页。
(注11)徐明天:《坚守制造》,《企业管理》杂志2010年第10期,第43页。
参考文献:
1.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
2. 杜纳.E.科耐普:《品牌智慧-品牌战略实施的五个步骤》,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二版。
3. 刘凤军:《品牌运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4. 新华社专稿:《恶性商战何时休》,新华社,2010年11月10日。
5. 王友海:《盈利模式24式》,《当代经理人》杂志2010年05期。
6. 庞博:《破解利润魔局》,《当代经理人》杂志2010年08期。
7.徐明天:《坚守制造》,《企业管理》杂志2010年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