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客观环境时刻都在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客观环境变化敏锐的感应能力,必须使经营方略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因时、因地、因对手、因对象而变化。
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进行转换能力的水平。至于将技术优势转换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则还需要其他能力的辅佐,其中包括:企业的响应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企业的核心生产制造能力;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能力;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企业的核心品牌形象能力;企业的核心服务能力等。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2.积累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过程中,以特定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由小到大,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合成逐步积累整合形成,往往要通过较长时间实现和培育。
3.独特性
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及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至少暂不具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独特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演进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它孕育于企业独特文化,深深融合与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共同拥有,同时这种经过长期积累、磨练而成的竞争能力,使其他企业难于完全模仿或通过努力就能建立的。
4.难以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难以与企业分离,它所包括独特的技术技能、生产技巧、操作诀窍等技术特性,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的特殊的组织组成、经历经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市场营销的烙印,是企业技术特性与组织特性的复合体,难以轻易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了解、冒牌、仿制或获取。
5.不可交易性
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为人们所感知,但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或表征,更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进行买卖或交易。
6.延展性
核心竞争力不是局限于某一业务部门或领域,而是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撑,可以降低多个产品的成本,它具有发散作用从而能够将能量持续扩散到最终产品上,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新的产品,促使企业可持续的生存发展。
7.动态性
从客观上看,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资源、产业、组织管理模式及环境动态等因素高度关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时间形势的变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会发生动态发展演变。
8.整体性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所有基本要素协同动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与成功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有很多,但这些竞争优势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竞争力。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也是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而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专长对客户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第二,应具备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第三,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也就是说,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
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如公司的核心技术在几个领域都比较容易地获得一席之地,而不是将其优势领域限定在一个很小范围。而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市场和商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