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3.自主品牌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品牌的建设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国外跨国公司,其优势很大一部分也是品牌。例如可口可乐,它卖的主要就是品牌。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伍德鲁福曾经说过:“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在,如果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确实,只要品牌价值存在,企业就能继续发展下去。
相对于国外企业的重视品牌,目前,我国企业在品牌经营上与国外跨国公司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商品拥有自己品牌的仅占1/3,另外有1/3没有品牌,有1/3打的是外商品牌。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弱,造成产品档次低、价格低、附加价值和超额利润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在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力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自己的知名品牌。
对此,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有清晰的认识。他认识到培育自主品牌是衡量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准,是一个企业能否维持下去的重要因素。王传福说:“为什么培育自主品牌是衡量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准呢?因为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使之成长为世界名牌,进而以此为基础使企业成长为世界级公司,已成为衡量我国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努力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形成自主品牌体系,应该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在进入汽车业之前,比亚迪是做电池以及手机零部件代工,在这些领域比亚迪做得很好,但还谈不上是自主品牌。尤其是手机零部件代工,基本就处于帮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大企业打工的弱势地位。
因此王传福虽然居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是也依然觉得不满足,他一定要拥有能与国外一流品牌平起平坐的大品牌。于是2003年,王传福当机立断快速进入汽车制造业,他要打造比亚迪的制造业帝国,打造比亚迪的百年品牌。
作为国内第一家独立收购轿车整车厂的民营企业,比亚迪汽车从2003年组建的第一天起,就确立了自身的产业目标: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王传福要的就是由自主品牌带来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五年的开拓,2008年9月比亚迪首次从奇瑞手中接过了月度销量冠军的锦旗。这也是自主品牌汽车在过去数年中首次出现“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局面。被奇瑞垄断多年的自主品牌月度销量冠军,首次被比亚迪夺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9月轿车企业TOP10中,比亚迪首次跻身其中,并以第7排名超过排名第9的奇瑞。比亚迪首次成为自主品牌车企的冠军。其中比亚迪销量为23500辆,而奇瑞则为17997辆。
毫无疑问,奇瑞是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奇瑞汽车牢牢占据中国民族自主汽车品牌的头把交椅,高立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潮头。这一次被比亚迪迎头赶上,比亚迪也开始“一览众山小”。这一刻比亚迪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了(如图2所示)。
图2 比亚迪汽车F3与竞品销量趋势图
从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初期的股市风波,到开发的第一款车的无奈被毙,到F3的高调上市,最快突破十万辆,再到F0上市首月就销售突破万辆,到股神巴菲特18亿港元入股比亚迪,再到双模电动车F3DM上市,比亚迪汽车走过了一条由受外界质疑到众星捧月的品牌之路。
让比亚迪品牌增色不少的是2008年9月股神巴菲特入股比亚迪18亿港元这一轰动性事件,可以说这是对比亚迪品牌价值的一次国际认证。王传福说:“巴菲特的入股对比亚迪的品牌,尤其是在全球的品牌价值的提升非常重要。巴菲特的公司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公司。而且它的投资也是长期的。有它的投资,比亚迪的电动车,包括新能源产品,在全美的销售、品牌的价值当然就会提升了,比亚迪的飞速发展可在下图比亚迪五年的财务数据明显看出。(如图3所示)。
图3 比亚迪从电池到汽车的演变
比亚迪的英文缩写BYD,有一番特别的含意。BYD有人说是bring you dollars“带给你美元”的意思,这是看到了比亚迪公司优异的业绩,在电池和汽车领域的所向披靡。而王传福对BYD的解释是bring you dreams“带给你梦想”,王传福有他的梦想,这不是财富梦想,而是要用技术来改变世界。用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把人类带入电动车时代。
近日,美国《商业周刊》发布2010年“全球创新企业50强”排行榜。比亚迪首次上榜便突入前八强,成为入围前十的唯一一家中国企业,比亚迪的名字再一次在世界亮相。
4.营销技术
商场如战场,战略战术的恰当组合运用可以迅速打开市场领先者的包围而获得生机。中国的汽车市场,可以说是众多国外强势品牌争相分食的大餐。中国民族品牌如何应对这些列强的品牌知名度优势,比亚迪采用一条全新的路:精准营销,以精准的市场定位,精准的产品投入,精准的价格策略,精准的产品工艺,精准的广告投入,精准的亲情服务,精准的全员培训,在区域市场集中精良资源,准确出击,逐个击溃对手。这种局部市场形成的相对优势,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品牌不足的弱势。
5.营销网络
比亚迪坚持以高效生产模式为核心的制造体系,强调设计优化及持续改进,通过自主开发的工艺流程、先进的制造设备和高效的生产队伍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比亚迪在广东、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区建有七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依托国际化的管理动作模式,构建辐射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比亚迪为客户提供最快捷、最周全的支持和服务(如图4所示)。
图4 比亚迪营销分布图
6.企业文化
公司在持续发展的同时,始终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矢志与员工一起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快乐。比亚迪坚持不懈,逐步打造“平等、务实、激情、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比亚迪自从成立以来,就一直倡导“以厂为家、爱厂如家”的“家文化”,提倡管理不仅要“人性化”,更要“家人化”。公司努力营造亲近、和善的工作环境,提供家一样的饮食、住宿等基本需求服务,开展体验式、传帮带式的培训,建立通畅有效的内部沟通渠道,给与员工温暖如家的关怀和关心,营造公司与员工“共赢”的局面。
公司先后投巨资兴建综合文体中心,齐全的文体设施,精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亚迪学校和比亚迪技校的创办,以完备的教学设施,花园式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质量,低廉的学校收费,妥善地解决了员工子女的读书问题。
公司积极开展品质文化建设,通过切实有效的长期建设机制,营造出品质文化的良好氛围。
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公司成功绝非偶然,有很多其它因素决定了比亚迪公司在中国的成功,但最关键的因素是以上这些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发挥,一个企业可能因为机遇有短暂的辉煌,但要想基业长青,辉煌一代一代的继承下去,拥有自己核心竞争力才是长盛不衰的发展真谛。
四、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成为商业竞争优势之源。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引文注释:
(注1)王珍 马全飞:《企业文化》,比亚迪培训学院中级人才培养系列教材,2009年5月第二版,第142页。
(注2)王珍 马全飞:《企业文化》,比亚迪培训学院中级人才培养系列教材,2009年5月第二版,第95页。
(注3)陈杰:《比亚迪:从做电池到做汽车》,深交所 上市推广部,2008年6月,第2页。
参考文献:
1.郑祥琥:《巴菲特看好的人: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2.郑传锋: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经济师,2002年9月。
3.陈友学:《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4年4月。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5.詹姆斯•柯林斯:《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6.王珍 马全飞:《企业文化》,比亚迪培训学院中级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第二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