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具体来讲,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对一个寻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首先,它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性误区。其次,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如摩托罗拉公司建立在其无线电通讯技术专长基础之上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使其在核心业务交换机等通讯产品市场上享有持久的优势地位,在BP机、双向移动无线装置和蜂窝式电话等产品领域也遥遥领先。第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大跃进。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以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在建设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中领先的企业,往往很难被赶超。很难想象有谁能从零开始,迅速赶上摩托罗拉公司在无线通讯技术面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企业如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开放的市场、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走向成功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途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这种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比亚迪公司的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一)比亚迪公司介绍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2月成立,是一家具有民营企业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现拥有IT、汽车以及新能源三大产业,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深圳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截止2008年底,总资产额近32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133亿元人民币。
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的拓展,公司人数、工业园也急剧增长。人数从1995年创业时的20余人增长到2009年逾15万;工业园从1995年创业时的外租厂房,到2009年已建成广东、北京、陕西、上海、长沙等地共十大工业园,占地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
凭借可靠的产品品质,比亚迪赢得了雄厚、稳固的客户基础,目前IT产业群的客户既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京瓷、飞利浦等国际通讯业巨头,也有华为、中兴、联想等国内手机诸强,以及无绳电话用户包括伟易达、松下、索尼等行业领导者。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代表车型包括F3、F3R、F6、F0、G3等传统高品质燃油汽车,S8运动型硬顶敞篷跑车,以及领先全球的F3DM双模电动汽车等。在未来几年,将打造出F、S、M、G、L全系列产品线,以卓越的品质、稳定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发展传统燃油车的同时,将大力推进双模电动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步伐,积极引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比亚迪致力于开发绿色新能源,研发并上市了电动车,并成功推出了储能电站、太阳能电站等绿色产品,未来比亚迪将继续引领全球新能源变革,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中,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摆脱石油问题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经济问题,让中国科技创新造福人类、荣耀世界!
(二)比亚迪的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从1995年在深圳创业,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比亚迪就被冠以“电池大王”的称号,而从2003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之后,又是一个5年,比亚迪成为汽车行业最耀眼的新秀,其成功关键因素分析如下:
1.企业的人力资本。
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比亚迪始终坚持的人力资源方针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培养人,善待人,为员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注1)。
比亚迪在公司内建立完善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了包括中央研究院、研究部以及技术部在内的三级研究开发体系,中央研究院现有30多人,几乎都是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开展战略性的预研工作。
比亚迪灵活的人员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场的作业员,一是设计研发人员。
针对每年多达10%到20%的现场作业员流动,比亚迪一方面提出了很多增强员工稳定性的方案,譬如多能工的培养,基层管理者的选拔晋升以及鼓励员工参与公司活动等;另一方面,比亚迪通过细分工艺流程,简化手工作业以及设置种种防呆装置,把人员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而对设计研发人员,比亚迪拥有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几乎都是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为他们提供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水,完善的保险,以及提供免费食宿以及子女入学照顾等一系列人性化管理,来留住人才。研发人员稳定了,产品和制程的设计也能慢慢开始完善起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升了比亚迪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迅速发展的根本。公司目前拥有研发人员2000余人,覆盖材料科学,表面科学,高分子科学,汽车电子等众多科研课题,公司拥有所有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创的生产制程。
2.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包括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以及一系列技术秘密。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注2)的发展理念,公司的两大产业群里面都掌握了核心技术。在IT产业充电电池在几年时间就做到电池领域多项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充电电池领域的领导者,重要的原因就是比亚迪牢牢地掌握了材料、电芯等充电电池的前端技术,就是说掌握了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比亚迪设立了中央研究院承担技术产业的新产品研发以及工艺技术改进方面的研究,涵盖高分子科学、表面科学、材料科学、液晶显示研究等众多研究领域;电子研究院从事通信技术及电子产品的研究,领域涉及通讯技术的各个方向;汽车工程研究院作为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目前在汽车产业比亚迪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在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BIVT发动机技术、全球同步领先的硬顶敞篷机构技术、全球领先的铁动力电池技术和电动车技术都是比亚迪的利器,对于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比亚迪人已经掌握了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分铁电池的核心技术并且在研发过程中注意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运用,截止2997年底,比亚迪共申请专利4030件,其中发明1810件、实用新型1828件、外观设计392件;IT共有专利2430件、汽车共有专利1600件,以上都体现了比亚迪对技术的重视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别人做多元化,90%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比亚迪干一个成一个?因为比亚迪重视技术,公司总裁王传福揭示了比亚迪成功的秘诀:一切都源于比亚迪人对技术始终抱有信仰和狂热的态度。多元化或垂直整合的成败并非终止本身问题,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就是如何做到技术的全面深入的问题。比亚迪每进入一个行业,都要把掌握这一行业的核心技术作为发展的根本。这种多元化产业的管理用比亚迪的企业文化来诠释,即“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用管理学术语来表述,即生产模式及工艺创新+垂直整合+相关多元化(注3)。(如图1所示)
图1 比亚迪从电池到汽车的演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