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在企业中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潜在的价值有充分的利用空间。企业可以利用品牌的效能在准备阶段降低成本,如降低采购价格和筹资成本等;在生产阶段利用品牌的效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各项制造费用;在销售阶段利用品牌战略可以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因此品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可以很好利用的有价值资源,其效果并不逊于有形资产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品牌缺乏正确认识
因为混淆了产品、商标、名声与品牌的关系,所以对品牌的认识才会很模糊。首先,以为产品就是品牌。品牌是一个系统,经过企业刻意设计品牌识别体系,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种综合印象。产品顶多只是该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其次,认为商标就是品牌。品牌包括商标,是消费者能够识别的一部分,强调的是对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最后,以为品牌就名声。企业不惜花费巨资宣传和包装,来开展造名运动。例如认为创建品牌工作就是给产品取个好名字,提高产品知名度或把产品包装一下;好的品牌是画个令人满意的视觉标志而已;广告是培育知名品牌的唯一手段,除了在媒体上大肆作广告外,其它别无关注;企业产品规模一旦形成了,知名品牌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知名品牌等同于高价,必须不切实际地提高产品价格等等。还有不少企业一听说应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立即把目光投向生产商发展的名牌商品。以为只要与这些生产商多取得联系,多经营名牌商品,搞一些专卖、特约经销之类,就是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们不排除通过工商联手来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但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直接含义是自己发展品牌商品,即利用企业自身贴近市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品牌商品。
(二)品牌定位模糊
国内著名企业的品牌,可能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想要使消费者能够区分他们的特色实属不易。其原因在于国内著名企业通常都是利用优质和低价创立的品牌。尽管当前很多企业开始关注服务等方面,但从总体上看仍旧缺乏特色。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可采用的竞争战略可以是“全面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或是两者组合,企业想要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优势,就必须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这样才能够避免与其它企业进行直接竞争,进而增强自身竞争力。对于品牌战略来讲,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就是利用创立名牌形象,为此企业应当在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基础之上塑造品牌形象。企业想要采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就必须保证品牌有自己的特色。只有具备差异化优势才能获得竞争力。品牌具备特色,消费者对其的认知价值才更高。近年来,各个行业都陆续展开“价格大战”,尽管原因很多,但最重要一点就是企业的产品缺乏特色,品牌不具备差异化优势。结果,一旦商业竞争加剧,企业就只能选择成本竞争策略,只能够一再的降价。多数企业之能够在价格方面短兵相接,不断上演价格战。如果企业的产品具备特色,品牌有差异化形象,那么企业保持市场份额的竞争策略就不仅仅是优质低价这一种了,服务和品牌等非价格因素竞争也能够将价格大战取而代之。
(三)忽视质量管理
品牌的生命和基本立足点是质量。品牌的质量包括品牌本身的质量和体现的质量,或是两者的综合体现。品牌产品质量所代表的是品牌本身的质量,而顾客消费品牌产品所获得感受或体验代表的是品牌体现的质量。这两方面不可分割,品牌质量的高低由两者的有机结合直接决定。我国很多企业品牌都不能够长久挺立,究其原因而言都是没有足够重视质量而导致了昙花一现的情况。另外,我国很多企业忽略品牌的创立,仅仅停留在产品观念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也不能否认是一个品牌弱国。很多企业认为做品牌的过程太漫长,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资源去塑造品牌,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进行贴牌生产,进而使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