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的不断创新,笔者认为:竞争优势是所有战略的核心,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波特认为: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决定希望在哪个范畴取得优势。全面出击的想法既无战略特色,也会导致低于水准的表现,它意味着企业毫无竞争优势可言。(注3)
(二)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理论的缺陷
波特认为:企业发展战略理论,逐步由静态转为动态、由战略制定与实施相分离转为相结合、由单一转向综合。面对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多样化、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商业活动的巨大冲击,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必将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企业竞争环境和地位变化更加复杂,使用任何单一的战略模式都难以解决错综复杂的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面对复杂竞争而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简单的、现有成型的企业发展战略已难以为变化中的企业服务。
中国庞大的市场环境,东西部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农村市场还处于产品和品牌的认知阶段,这些都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多元化因素。中国家电名牌“美的”,原来只是在空调领域显示出其竞争优势,在中国的空调其市场份额一度达到30%。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其新推出的变频空调并没有显示出差异化优势,没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随着空调行业整体遇冷,相反厨房小家电走俏,美的后来果断改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其电饭煲,微波炉,豆浆机等厨房家电迅速占领市场,市场份额快速上升,不仅弥补了空调部门销售下降的损失,并使企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反观“美菱冰箱”和“小天鹅洗衣机”,都是坚持专一化道路。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变的异常激烈,以海尔,美的为首的大企业凭借系列化产品优势在品牌推广上,营销费用效率的使用上都强于美菱冰箱和小天鹅洗衣机。以至于美菱、小天鹅原来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业,市场份额逐渐流失。最后,“小天鹅”不得不投入“美的”的怀抱。
上述事实表明对企业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任何一种战略不可能永远有效。企业必须根据环境、条件、资源、战略目标、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战略。
二、跨国联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同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尤其进入新世纪加入世贸,中国已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我国庞大的市场消费能力,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和为外资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都吸引跨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发展。跨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的合作带来了强大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让中国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跨国资本的投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啤酒业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展较慢。二十世纪90年代前无论中心城市还是县级市都有自己的啤酒厂,他们通常规模小,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跨国资本参与中国市场。跨国资本的进入促进了行业的整合和洗牌,淘汰了行业内弱小的,竞争力弱的企业。跨国资本的投入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的上下游从原料采购到销售促进均做到了系统化价值链运行。跨国资本的投入使中国企业重新调整其企业发展战略,有强大资本作后盾,凭借先进的战略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参与博弈,占领市场。
(二) 合资、收购促进啤酒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啤酒行业。行业前10家中有外资背景的有8家。二十世纪90年代初全国大约有800家大小啤酒厂,前十位的市场份额占行业的20%左右。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09年全国大小啤酒厂只有300余家,前十位市场份额占行业份额约75%。合资、收购促进了啤酒行业的发展,市场集中度继续增加,行业赢利水平持续上升。
凭借与南非米勒SAB公司的合资,华润雪花啤酒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凭借SAB公司背后强大的资本实力及先进的企业发展战略,成功收购加新建60余家啤酒工厂。已经从1995年的50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730万吨,企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中国最驰名的啤酒品牌青岛啤酒上世纪90年代初时管理水平低下,企业负债率为102%,企业的现金流匮乏,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困饶。1993年同百威啤酒的母公司美国AB公司合作,双方在管理及技术方面进行交流。合资后的青岛啤酒凭借AB公司先进的管理及工艺技术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攻城掠地,到2008年成为全国销量第二的啤酒企业。作为中国中高档啤酒第一品牌,他的吨酒利润,净收益都是行业里最高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