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1. 缺乏搭建软件整体架构的能力
要搭建技术平台与商务流程完美结合的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计算机软硬件、管理流程等诸多领域。由于缺乏对餐饮业各项流程的了解,服务商很难完整设计、规划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事实上,目前大多数服务商为餐饮企业提供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计算机硬件配置和网络搭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缺乏搭建软件整体架构的能力。而餐饮企业内部也很难找到对电子商务和计算机软件技术都了解的人才。
2. 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普遍存在着认识偏差
业内人士指出,餐饮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普遍存在着认识偏差,不少餐饮业管理者希望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迅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可是他们对电子商务整体框架与具体运作方法的缺乏了解,管理者通常会把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投资和其它餐饮设施投资回报等同看待,所以在电子商务的投资上要求短平快,没有做长远规划,致使电子商务的效果和持续发展大打折扣。餐饮管理者没有真正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深刻意识到电子商务是一项系统工程。
3. 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还有一定得局限性
餐饮业电子商务也遇到了和其它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类似的局限性。其一,网上认证不健全是个突出问题,因为一旦遭到攻击,就会导致商业机密信息或个人隐私的泄漏,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大部分人还是采用网上查询、网下交易的模式,这种情况的改善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其二,收费困难,餐饮业门户网站和订餐网站的盈利模式还是以“返佣”为主,由于“返佣”的盈利模式不能切实保证价值链各方利益,一定程度上使得餐饮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者左右迟疑,感觉得不偿失。仅仅靠协议无法约束餐饮老板,这为“返佣”模式带来结算风险。
三、 我国餐饮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思路
面对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以及餐饮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国内餐饮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又在哪里呢?由于国内餐饮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不可能就每种形式进行具体分析,以下分析是就一般意义上的餐饮连锁企业来考虑的,餐饮企业可以考虑按如下三个层面来构建电子商务模式:
(一) 内联网层(Intranet)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思路
内联网是企业内部各单位、部门联系的网络,具体来讲可以是一个具体餐饮连锁分店及其所属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网络。无论在任何地方和国家,只要是企业的一份子,都可通过授权可进入网络,而外界则不能侵入或阅览。在内联网层建议餐饮企业实施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ERP采用数据库技术,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规划,可以将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业务流程整合到一个共同的系统中。ERP通过餐饮业务和服务过程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集成,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ERP和企业网站结合,可把有关客户预订信息和对产品或服务的反馈信息在整个系统内有效流转,这些数据可辅助餐厅有序组织生产流程,合理安排餐位。ERP的设计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以便适应企业将来的发展需求。软件的结构的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避免程序反复修改。硬件的设计应重点考虑容量和结构的要求,要预留扩展的接口。实施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要求餐饮企业应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
(二) 外联网层(Extranet)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思路
外联网(Extranet)是不同单位间为了频繁交换业务信息,基于互联网或其它公网设施构建的单位间专用网络通道。因为外联网涉及到不同单位的局域网,所以不仅要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更要确保对方单位不能超越权限,通过外联网连入本单位的内网。在餐饮业这些相互连接企业应包括企业上层的各管理机构、企业所属的各连锁分店、企业上游的各供应商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等。
在外联网层建议餐饮企业实施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SCM的重点是如何整合利用餐饮企业其各级供应商的业务流程、技术和能力以加强其竞争优势。例如,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通过实施SCM与供应链上游的各类供货商(包括咖啡种植园、面包厂、纸杯加工厂等)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星巴克将各类供货商视为关键的利益攸关者,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阶段就邀请客户加入其中,与供应商共享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的相互影响,不仅保证了咖啡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也为星巴克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三) 互联网层(Internet)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思路
在互联网层(Internet)餐饮企业可通过企业网站、餐饮业门户网站、第三方订餐网站建设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利用互联网将企业和客户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的潜能。
1. 大型餐饮企业应进一步拓展企业网站的电子商务功能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具有一定得资金和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可建立自己专有的企业网站,餐饮企业的网站不能只是简单提供企业简介、订座电话或几张炒菜图片。应考虑开通在线注册、在线预订、网络配送、投诉处理、意见反馈等电子商务功能。企业网站应和内联网层、外联网层的电子商务平台相互连接,当日或当餐的预订信息应和具体门店的点餐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服务部门可根据汇总后的预订信息完成餐位安排;厨房部门可据此安排生产时间和生产顺序;当客户用完餐需要付帐的时候,收银系统可据此完成结算,根据情况打印消费清单或发票。客户的预订信息还应和外联网层的第三方物流部门实现数据共享,物流部门可据此完成原料预算并安排领料或采购;需要安排送餐的物流部门可据此安排送餐;客户的注册信息应和内联网层的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共享,通过对预定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客人对菜品的喜好程度,客人到店的时间规律,客人对餐位的偏好,客人的结算方式等信息,以便合理安排菜单,推陈出新,向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1) 开设电子函件服务和短信通知服务,利用顾客上网订餐时预留的姓名、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在季节性地推出时令菜肴、特色风味菜时,向注册用户发出电子函件或短信通知,吸引顾客再次造访。
(2) 利用在顾客在网站上登记的若干特殊日子(如生日、结婚纪念日等),在这些日子来临的前几天,用电子函件通知用户,并说明在这些日子来就餐的用户会享受到一份免费的礼品或特殊的服务。
(3) 餐饮企业要吸引更多的顾客,就必须不断地推出特色服务,网站应定期开展促销活动,如利用情人节、圣诞节和店庆纪念日等提供折扣券、或提供一份特殊的纪念品或礼品。
(4) 网站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必须注意经常更新内容,例如分期推出符合用户心理的连载故事或浪漫小说,吸引用户返回网点来读完整个故事达到网站推介的目的。
总之,餐饮企业要在Internet上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它的特色文化品位,重点定位在培养各阶层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上,处处体现出企业对客户的关爱和体贴,同时也要兼顾网络文化的特点,让消费者在网上就能有身临其境、口齿留香之感。
2. 中小餐饮企业可依托第三方订餐网站建立BtoC电子商务平台
中小餐饮企业可通过和第三方订餐网站合作,实现自己的BtoC的电子商务平台。如“大众点评网”和“饭统网”就是这类网站。与那些只做单向的信息发布网站不同,第三方专业订餐网站是餐厅与食客的双向互动平台,无论是商家还是客户都倚重这样的渠道—¬商家通过其获取客户,客户要通过其进行预约预定。第三方订餐网站的盈利模式不能仅仅依靠“返佣”的收入,应考虑的是将广告和会员年费纳入到了其赢利设想当中,特别是会员年费这块。广告收费、会员年费,要依赖强大的内容支持和品牌效应。
以饭统网为例,饭统网运作的前提是必须让餐厅先加入进来。只有餐厅加入进来,消费者才能做出选择。而只有消费者通过饭统网做出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才能够吸引更多的餐厅加入到饭统网当中来。消费者和餐厅之间有很强的互动作用,一旦这两个“轮子”中有一个“轮子”不运转了,另一个“轮子”也很难运转。因此,在饭统网刚刚成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了与各种大小餐厅的联系与沟通上。终于,在2003年底正式上线前,饭统网已经拥有了200多家加盟餐厅并迅速扩张到700多家。直到2004年9月,加盟店累积到了2300多家。截至目前,饭统网的会员餐厅已经超过了6000家。除了餐饮网上预订服务之外,排位优先权和价格折扣也是吸引住食客“使用粘性”的另一个武器。通过这两个主要途径,第三方专业订餐网站在餐厅和用户之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
3. 中小餐饮企业可依托餐饮业门户网站建立BtoB电子商务平台
餐饮业门户网站应积极开拓其它渠道来达到盈利目的。一般中小型的餐饮企业在采购时全靠中间商,原料从产地到餐馆之间的价格差距几乎达到3-8倍。在现代企业竞争力不断强调供应链物流管理时,餐饮业这个古老的行业更需要在供应链采购创新上下工夫,从而降低中间成本。餐饮业门户网站应充分利用自己门户网站功能建立一个通用化的BtoB平台,这个交易平台应适应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原料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小餐饮企业”,利用这个平台,供应链内各类会员企业都可通过这个平台发布供应信息和采购信息。
此外考虑到广大的中小餐饮企业,不可能像大型餐饮企业那样有实力去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网站,餐饮业门户网站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建站平台。网站可采用通用化的模板,中小餐饮企业可以通过托管或自助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虽然功能不可能做到专有企业门户网站那样专业化和个性化,但是可以解决中小餐饮企业的基本应用和需求。只有将广阔的网络商机和传统信息系统中的企业资源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企业、客户、供应商、交易商和企业员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透过网站结合在一起。
餐饮业门户网站应注重建立会员企业的信用等级制度,建设诚信经营的网络环境。应设立专门的服务队伍,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及时解决网站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考虑到价值链各方的利益,初期应采用免费模式,以便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只要有足够大的用户群体,网络的品牌效应才会扩大。饮业门户网站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取得稳定的广告费用和会员费用和其它服务费用,利润也会随之而来。
以上讨论只是普遍意义的酒店电子商务平台,只能为餐饮企业提供一个出发点,一个方向或思路。餐饮企业可以参照上述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体系,结合自己所处地区市场特征、消费者结构和偏好等因素,设计或创新一种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电子商务模式。但是不存在最佳的电子商务模式,处于同一行业、同样规模或同样企业文化的公司也很难找到相同的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原因显然有多个方面,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产品特征、地理位置、企业性质等方面的差异。
餐饮企业在具体设计、规划其电子商务平台时应结合企业的规模和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或创新一种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应用操作方案。说到底电子商务模式只能视为一种工具,餐饮企业不管选择怎样的电子商务模式,有一个核心,就是电子商务模式必须和企业现实中的商务模式相适应,无论采用何种电子商务模式都是为了企业更多创造利润和更好为客户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王刊良、万映红《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2006年。
2. 侯国林,黄震方《电子商务冲击下的旅行社营销策略初探》,旅游科学,2006年。
3. 冯颖如《浅议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年。
4. 郭剑英《电子商务与旅游饭店竞争力》,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年。
5. 王淑华《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应用研究》,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
6.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 。
7. 中国烹饪协会行业发展专栏。
8. 中国旅游网文献专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