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证券市场初期,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措施,进而导致了上市公司粉饰财务信息、制造和发布虚假信息,主要有两方面突出表现:
第一,股票发行的“额度制”。计划“额度制”是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发行的主要方式,“额度”成为稀缺资源,很多公司都渴望争取一定“额度”进而上市,最终使募集资本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只有将股票发行价格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募集资本,而股票的发行价格取决于两方面,即上市公司上市前的盈利水平,以及上市后盈利预测数的大小。为此,很多公司为了骗取上市,进而围绕着提高“利润”而进行包装,拟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开始大做文章,虚假陈述,虚增利润。例如2007年杭萧钢构信息披露称通过香港中基公司承担安哥拉产品销售合同248.26亿元、施工合同95.75亿元,大约合计344亿元。该信息的披露严重影响市场对该上市公司的判断,使其股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拉高,严重误导公众的投资判断,造成不良后果;此外还有新的ST四环药业声称有重组的可能,使股价一样造成异动,而其披露信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具备真实性。
第二,“剥离”上市制度。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往往不能整体上市,这是因为企业缺乏较高的整体盈利水平,于是企业开始剥离资产债务,或是收购资产股权,模拟会计报表。在“包装上市和组合上市”的旗号下,这些企业剥离了劣质资产、负债,及相应的成本、费用和潜亏,同时将一些有较强盈利能力的资产和股权注入其中,或是对其它局部进行改制。这样就将一些本来不能独立面向市场的生产车间和一些未独立运行、不相关的若干业务拼凑起来,组建成为一个上市公司,并利用模拟手段,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这些本来亏损的企业,摇身一变就成了有很强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而可以上市。企业主体收益的实际边界和收入、成本比例的原则,在上市公司剥离与模拟手段的作用下,使上市公司穿上了“合法外衣”进而对财务进行包装,虚拟利润。
(三)会计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存在统一性和灵活性,各种会计规范与准则之间不够协调和完全。缺乏内部协调的会计法规体系,通常会使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的博弈空间增大,使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增加,在客观上推动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一些上市公司往往会利用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空白进行会计操纵,进而实现配股、扭亏、保壳、兑现管理人员奖金、平衡实际盈利和预测盈利、参与二级市场炒作等;或者为了实现虚增利润,对资产进行高估,使递延资产摊销期延长,对营业收入提前确认,潜亏挂账或是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或者为了隐瞒利润而进行高估坏账损失、缩短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期年限等方法,进而使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真实性丧失。比如江西铜业把二至五年内须偿还的借款137671万元写成137671元,整整缩小10000倍。另外,还有写错汉字而导致意思完全相反的公司。比如,宝硕股份,将“应付账款”错写成“应收账款”。
(四)法律制裁和市场监督乏力
依照财政部有关会计信息抽样公告,在被抽查的国企业中存在资产和损益不实的企业超过80%,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处罚上市公司造假及相关责任人方面往往是力度不够,没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很少追究刑事或民事赔偿责任,主要以罚款和行政处罚为主。“广发证券借壳(000776)S延边路”是曾轰动一时成为证券市场焦点话题,2007年6月份暴出重大信息披露缺陷。广发证券董事长的胞弟在这起借壳事件中从5月份就事先得知消息买入(000776)S延边路,至事发共获利近亿元。此外,其(000623)吉林敖东持有(000776)S延边路45%以上股权,其内部负责证券事务部总经理李秀林玩忽职守,信息披露存在严重的不及时,对(000623)吉林敖东持股(000776)S延边路数量及关于广发证券借壳(000776)S延边路的相关公告尽延迟并且掩盖,造成二级市场股价出现巨幅上涨,有关内幕人员获利丰厚。而此事到最后居然只是以100多万罚款就结束了,这只能说明我国目前对于信息披露所造成的后果及违反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上市公司处罚力度太轻。
相比之下,美国对上市公司造假的责任人罚款最高可达到100万美元,经法律诉讼可以判处10年监禁。这样看来,我国对上市公司造假责任人的处罚过轻,使他们的造假成本大大降低。从市场监督方面看,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果,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无法正常流通,资本市场无法有效监督上市公司,无论是手投票还是脚投票的机制,通常都无法有效的控制上市公司。另外,我国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不高,中介机构诚信度低,审计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在客观上促进了上市公司的造假,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披露低质量甚至虚假的会计信息。
五、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治理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改善
1.增加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量
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公司业务和生产设施状况的说明;公司财务资料和财务报表,管理阶层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讨论和分析;公司证券及其市场信息的说明;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及利益冲突等。公司业务说明主要是让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的业务有充分的了解,将那些与投资决策有关的营业风险清楚的阐明,为此企业应将当前的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状况、销售情况说明;将公司生产这些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来源,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和商标权等说明;还要说明公司的客户情况和公司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等。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信息能够有效的帮助他们对公司业务、市场状况、对个别客户的依赖程度、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竞争能力及其发展潜力等有关方面状况进行评估。当公司经营的业务很多时,由于各个业务的增长背景、获利能力和风险程度都不尽相同,因此公司应当对每种业务的具体资料进行披露,使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从整体上进行准确评估。所以,为了能够使投资者对公司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适用性、充足性、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程度有清楚的了解,公司有责任将生产设置的布置和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清楚的披露。
2.增加对会计报表的讨论和分析
财务会计报表有很高的技术性,当前的披露制度很难在技术层面上将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转化为一种真正的大众化信息,同时我国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财务专业知识,他们很难彻底明白那些繁冗的财务报表和负责的财务指标。这样一来,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始意义就丧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显然很难根据会计报表、附表和附注所提供的资料,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因此,上市公司可以将管理部门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讨论和分析添加在信息披露中,同时还要对公司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予以规定,证券监管部门对于这类信息的披露要特别关注。这样一来,管理管理人员通常都会将公司的情况如实的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投资者从管理人员角度对公司进行考察,使他们更加了解公司管理人员的决策和计划。
会计报表的讨论和分析的重点,应当指出财务会计报表中所描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何是这样的原因,使一般的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运行以及对其价值的评估更容易理解,在这类讨论和分析中,必须要将那些关键的数量因素、质量因素及不确定因素明确指出。应当清楚的披露出严重影响公司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趋势、承诺、偶然事件和不确定因素,尤其是那些已经知道的重要事件和不确定因素,要详细的描述出现已公布的公司财务信息不再代表或显示公司将来的业绩或财务状况。报表应当着重讨论公司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周转、资金来源的渠道和资金指出的承诺等方面,使得投资者能够依据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与承诺对未来这一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报表应当着重分析比较公司过去三年收入和支出的每项组成部分的变动,对任何异常事件或交易、以及任何影响公司收入和支出的趋势和事件等方面进行考察和检讨。在公司经营多种业务的情况下,还应当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每种业务,是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销售组合及生产成本组合有充分的了解,特别还要与同行业其它公司比较这些组合,让投资者在比较的基础上更加全面、适当的进行知情投资。2007年,深交所开始对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责任予以强化,持续监管后股改时期承诺事项,对选择性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严查,进而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推动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并不断做优做强,保证给投资者一个真实而透明的上市公司。同时,为了使考评结果更加全面、科学,深交所还结合全流通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