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3.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估等级制度
我国应当建立信息披露信用的考核机制,以便使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高。主管部门应当颁布《会计信息等级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每个会计年度都要进行一次评估,由高到低依照A、B、C、D的等级进行评定,同时实施相应的管理。评定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事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情况,单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情况等。根据规定,如果单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没有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或者没有在过去的两年中被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等情形的,不能被评定为A类。依据主管部门的权威认定,无论上市公司被评为A还是D级别都应当及时公告,让投资者对这一重要信息及时了解。应当奖励或是实行政策优惠对那些信用较好的上市公司,同时也要严惩那些缺乏信用的上市公司,例如限制其扩大经营和申请贷款等,在下一年度重点关注该公司的信息披露考核。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以上都被评为C类以下,那么应当予以警告;如果在D类以下应当摘牌,这样才能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会计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因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健全董事会,并建立独立审计委员会制度
建立独立于公司管理当局的独立审计委员会,其组成成员应当是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监事,负责审计监督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并能够决定注册会计师的聘请,确保注册会计师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2.引入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应当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它不代表出资人,包括大股东,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层,在总公司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能够独立进行判断,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有效监督,这样一来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3.提高证券监管部门的权威性
政权监管部门应当制定一套管理办法,能够切实的监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明确界定违规行为,坚决杜绝“你讲你的,我做我的”这些不规范行为。要加大力度执行那些已经颁布的法规,要做到违法必究,特别要加强监管财务状况异常的ST公司,尽快在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参与者心中树立法制意识。
4.完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
当前,财务指标是评价上市公司业绩的主要指标,显然这就导致道德风险和粉饰公司财务报告等频繁出现。因此,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评价体系中应当增加非财务指标,例如领导能力、战略规划、继任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与外部关系、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系、与股东和所有当事人的沟通等,不能仅依靠财务指标,这样才能减少企业的短期行为,让企业获得持续发展。
(三)完善相关中介机构的作用
1.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在确立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防范报告粉饰等方面,注册会计师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当前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待完善。
(1)尊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一方面,要使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与更换机制不断完善,在制度上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为了使注册会计师能够保持真正的独立,避免行政干预,还要对其职业环境进行优化。
(2)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一方面,要对注册会计师法进行完善,尽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令;另一方面还应当在技术方面支持注册会计师防范财务报告粉饰,对其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完善。
(3)使注册会计师队伍不断壮大,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使其风险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业务水平有效提高,与证券市场对信息鉴证的巨大需求相适应。
(4)使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效提高。一方面,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使全体注册会计师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另一方面,对已经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人员的考核制度进行完善,以年检等方式抽查和监管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质量;此外,还能够注重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再教育,如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学术会议、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等。
2.规范证券评估师的行为
一些证券评估师或类似人员,在很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信息披露违规案件中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他们有意无意成为违规上市的公司的帮凶,对投资者进行了误导。为此,政府部门日后要规范证券评估师的行为。
(1)加强证券评估师的独立性。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证券评估师或明或暗的与上市公司存在联系,这就使得他们的股票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大大降低。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证券评估师的监管,从制度上将他们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斩断。
(2)提高证券评估师的职业素质。要加强对证券评估师的后续教育,使进入门槛提高,保证进入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此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建立持续性的考核机制。
(3)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惩处违规的证券评估师。处罚措施要根据违规程度的轻重来规定,对于那些严重违规的人员,可以将其从证券评估师队伍中清除,并规定日后不能够再从事该行业。
总之,要治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缺陷,需要从上市公司、证券市场、法律及社会监督等各个方面进行努力,尽管当前的现状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就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滕长宇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及治理对策》
2.王东武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思考》,经济师 2004年05期
3.许巧治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之探讨》,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4.马海洋 佟玲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的几点思考》,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封思贤 《公司业绩与自愿性披露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 2005年06期
6.郭凤林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科技资讯 2007年09期
7.查瑞平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山东商业会计 2006年01期
8.施卫东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原因及对策》,会计之友 2007年05期
9.杜志鑫 《美国探讨修改萨班斯法案》,证券时报 2006年11月14日A4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