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1、强基固本,充分利用内源资金。内源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折旧和留存收益)转化为投资的过程,是指企业利用各种形式加强自身积累、筹集内部资金的做法。内源融资由于是企业内部挖潜,是对企业原有闲置资产的利用,并不涉及企业资金的所有权、控制权的变更和转移,企业不必对外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还本付息。同时由于内源融资一般不涉及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国家法律规定限制较少,一般不需要办理复杂的审批手续,中小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地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的进行,从而大大提高融资效率。主要措施有加强现金管理,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加强应收帐款管理,有效预防呆账产生;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缩短折旧年限;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降低库存,保持合理的库存量;严格控制目标成本,降低成本费用;变卖闲置资产,优化生产资源;吸收内部职工资金,可以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联系紧密,荣辱与共。
2、借势发力,灵活运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其信用,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经营过程中向客户筹集资金的行为,包括收取客户的预付款、押金、订金,给客户赊款、开具商业汇票等,比如:房地产行业中预售楼款、零售业中商品销售柜台预收入场费、经销商的赊销后付款的行为等等。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应付账款,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卖方信用,以预付定金和分期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买方信用两大类。恰当地利用商业信用,可以相对增加流动资金。
3、重信守义,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向银行贷款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日益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各国有商业银行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和措施,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强信贷管理,培育和扶植了一批有前途、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也开始通过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等,为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目前中小企业可以采用的融资方式有信用担保贷款、项目开发贷款、保付代理业务和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等等形式。近年来,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并收到了一定成效。截至2003年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1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1.7%,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6558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56.8%,比同期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高出28.2个百分点。
4、善走捷径,自主掌握发行债券。企业债券在我国八十年代开始萌芽,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由骤然升温,紧急刹车,治理整顿,目前已进入难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国目前宽松的金融环境,较低的银行利率为企业债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行环境条件。当然,由于我国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相当严格,债券市场也不是很发达,但部分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还是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来充分利用企业债券融资的。
5、主动出击,创造条件上市融资。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置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股票市场为资产重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将子公司或部分资产先行上市后再将其他资产流入企业重组,实现了优胜劣汰,优化了企业的组织结构,改善了企业的发展机制,提高了企业的整合能力。从2004年开始,我国又在深市开了中小企业板块(也称为二板、创业板),无疑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一条通道。但由于我国企业上市实行核准制,股票市场也不是很成熟,而且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因企业经营机制、自身规模等因素制约,能通过股市融资的只能是少数。到目前为止,通过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中小企业也只有十多家。
6、以小博大,巧妙使用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1952年诞生在美国的一种金融工具。融资租赁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设备投资中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它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的,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新型融资方式。即设备的使用者看中自己需要的设备后,即要委托金融租赁公司出资购买,然后金融租赁公司再以出租的方式交给企业使用。当然,在合同期内,企业必须把租金还清,同时也就获得了设备的所有权。通过金融租赁,企业虽然最终付出的要比设备的实际价值高,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先以较少的资金获得先进的设备,在市场竞争中先站稳脚跟,边生产边还租金。融资租赁由于有轻松回收、轻松处理以及参与经营等银行不能经营的活动范围,因此对承租企业的资信要求不是很高,主要看项目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因此对项目的担保不是要求很高,填补了银行贷款的空白。融资租赁对企业的信用要求较低,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能通过该方式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中小企业自身资本少、信用度低,利用银行信用购买设备,其中的一些附加性限制条件,如:补偿性余额、定期等额偿还等,致使借款的中小企业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融资额。而融资租赁不同,因为购物价款由租赁公司全额支付,企业只分期偿还租金,因而企业拥有百分之百的融资额。如我国民航系统通过融资租赁引进国际先进机种300多架,累计金额达150亿美元;邮电系统引进移动通信和程控电话设备累计金额20多亿美元。我国已有6000多家企业利用融资租赁进行技术改造,累计金额达276亿元人民币。再如安徽双环彩印包装公司由于2005年刚刚购买了30亩地和一些进口印刷设备,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已他向银行、担保公司寻求帮助,但是不仅程序复杂,还要足够的抵押物。最后,兴泰租赁公司采取租赁融资的方式,在10天内就帮他解决了问题。兴泰租赁公司自开展此项业务一年来,已为安徽省上百家企业融资2亿多元。
7、勿视善小,机动选择典当融资。典当是以实物作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与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贷款的成本高,贷款规模较小,但它也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典当行对客户信用的要求比银行低,它的要求除货真价实外,其余几乎为零。其次,典当行对典当物品的起点要求很低,而银行相反,它更注重对客户的服务。第三,与银行贷款手续繁杂、审批周期长相比,典当的手续十分简单。第四,抵押的范围更广,银行的抵押物要求为不动产,而典当行则动产、不动产均可抵押。第五,与银行贷款相比它有更大的自由。企业向银行贷款后,资金的使用情况要受银行的监督,而典当贷款则任你使用。
8、擅假外援,因企制宜利用外资。利用外贸的方式可以有好多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加以选择。一是企业可以利用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海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上进行债券融资业务。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一家或几家国际商业银行向工商企业提供的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国际金融组织按章程及自身运作规定要求向会员国家提供的各种贷款。与我国关系密切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但这种方式,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尚难轻易取得。二是可以利用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方式。既可以直接吸收外企投资,从根本上弥补资金缺口,又可以依托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三是积极开展“三来一补”。“三来一补”是指境外投资者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图纸等,由国内企业进行加工、装配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以及补偿贸易。这应该是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这也是我国中小型企业成功的典型。例如:恒安集团就是利用“三来一补”方式,创办了一个中港合资的天利服装厂攒下第一桶金,然后又内联安海对外加工装配厂,外引香港天利贸易公司,合作创办以“安乐”卫生巾为主要产品的中外合资企业—恒安实业有限公司,现在已成为我国的卫生巾大王。
(三)当前可资尝试探索的融资途径
1、风险投资。也可叫做创业投资。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中小企业一方面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极为落后,另一方面大部分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低,很多没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每年产生的大量科技成果由于缺乏风险资本而没有得到应用。根据有关资料:专利技术的实施率仅仅为10%,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且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30-40%的水平。我国科技成功转化率如此之低和产业化进程如此缓慢,从投资方面看有三个问题:一是资金总量不足。据测算,1993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理论所需资金应达到1960亿元,但我国实际投入仅仅334.59亿元,约为理论需求的17%。二是投资结构不合理,缺乏技术开发投资。如,在发达国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投资的比例是1:10:100,而我国为1:0.7:100。从我国投资结构来看,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明显不足,而技术开发则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三是缺乏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产业投资基金。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成功转化的资金主要靠自筹的占56%,国家科技计划贷款占26.8%,风险投资仅占2.3%。国外专利成果转化率高,风险投资起了关键作用,尤其是种子型创业基金更是如此。正如美国前总统的科技顾问基沃斯博士所指出的那样:“至少有50%从事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风险投资的帮助。”从世界各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经验看,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发展创业基金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大风险投资,可以有效解决高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例如2004年2月17日,阿里巴巴宣布获得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2004年6月15日,搜索引擎公司百度获得八家风险投资机构的策略融资约1亿美元,2004年全年的中国创业投资总量达到了12.69亿美元。
2、企业财团。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资金闲余,由这些企业利用闲置资金共同出资组成企业财团,组建财团的目标是挖掘民间资本的巨大投资潜力。例如在温州,民间资本的“整合”已经悄然兴起。从2004年开始,“温州炒房团”掀开民间游资自发整合的序幕。几乎与此同时,浙江奥康集团携温州八大鞋商,斥资10亿元在重庆壁山县打造“中国西部鞋城”,开始行业内部整合。紧接着,温州的神力集团、奥康集团、法派集团、国光地产、泰力实业、星际实业、新雅投资、耀华电器、远洋眼镜等9家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组建了中瑞财团,9家股东企业均分股权,对外包括对财团内部进行产业投资。财团能够聚集和调动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参与企业改组中的并购和转股改制,带领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可以有效缓解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