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3、互助担保。企业互助担保体系来源于意大利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实践,它是中小企业融资自救的一种新方式。互助担保体系是一种由一批为其贷款申请提供共同担保的做法。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度低,银行贷款的风险较大。如果许多中小企业能够按照一定的体制组成一个大的联合体,以整个联合体的信用和资产为集团内的成员提供贷款资金担保,这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被企业互助联合体给分担了。这样对于企业而言获得贷款的能力和机会增加了,费用也大大降低了。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也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只不过在我国现阶段显得更加明显和强烈。特别是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最为突出,尤其值得关注,也是最急需解决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虽然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整体状况有所改善,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仍然十分困难,此外,信贷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朱红处长在中法中小企业公共政策暨企业管理论坛上如是说。
从上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客观实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有许多现实途径,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以及不同中小企业的不同特点,有些融资方式尚难在现实中取得明显效果,因此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选择上还是要有所侧重,因企制宜,因地制宜,有所偏废。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是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最有效、最现实、也是最可行的选择。首先是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在我国从银行等信贷机构融资毕竟还是最主要的渠道,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国家应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促进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逐步形成由全国性、区域性和社区性担保机构组合而成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办信用保险业务,以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散其经营风险。同时,鼓励企业间建立互助担保机制,增强从金融机构融资的能力。其次是广泛宣传和鼓励开展融资租赁,加快专业租赁公司建设。第三是建立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基金,建立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专门投资基金,同时,鼓励和扶植成立社会投资机构、专业投资公司。第四指导和帮助企业组建企业财团、成立民营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我国雄厚的民间资本优势。第五放宽和完善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使得相当一部分优质中小企业能够发行企业债券,充分调动我国数额巨大的社会储蓄存款转移投资到实业中去。
国家发改委人士近日透露,继颁布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之后,我国正在抓紧研究和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国家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配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会慢慢得到缓解和疏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彻底破裂中小企业融资坚冰,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期,使中小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做大做强,为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引文注释:
(注1)以上数据摘自《中国中小企业》杂志,2005年第10期,第4页。
(注2)以上数据引自农业部乡镇企业网站统计信息。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伯格洛夫.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理论及其政策含义[A].载青木昌彦等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斯蒂格勒.规模经济[A].产业组织与政策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5]王跃生.金融压抑与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企业融资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1)。
[6]张春霖.从融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J].改革,1995,(3)。
[7]张昌彩.中国融资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8]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6),1998,(1)。
[9]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10]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1]颜帮全,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䇿,《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2]胡金焱、车玺玉,论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基于东西部的比较分析,《东岳论丛地》,2003年第5期。
[13]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14]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
[15]孙艳,技术创新与战略技术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增强R&D能力的分析[J].科研管理,2002(1)。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