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5.4 4.9 3.7 6.4 5.8 7.1 8.8 13.2 11.8 6.7 6.6 7.1 7.9 8.26 15.9 3.8 2.8 -0.3 -5.8 7.1 0.1 0.4 0 0.8 10.21 3 -29.9 -12.7 -13.3 -32.8 -15.9 -37.5 -26.6 -26.4 -18.6 12.4 1.2 1 0.6 0.4 1.1 0.8 1 1.2 0.8 1.2 12.15 3.2 4.6 3.5 3.8 3.3 3.6 4.4 4 3.5 4.3 5 结束语 铜陵某焦炉复合地基的加固处理实践证明压力注浆在处理大规模深厚填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本工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大面积回填时,回填物很复杂,里面可能夹有杂石块、建筑垃圾等,采取强夯等处理复合地基很难达到设计效果,平板载荷试验仅能反映浅层地基承载力情况,而深部填土的全部复合地基的强度与变形不能反映,特别是粘性土自固结有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由于各层填土厚薄不均,土质差异性大将对建(构)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对其今后的使用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地层薄弱部位采用高压注浆很好的解决了已建和再建工程处理难度大的问题。 (2)对于同一场区填土层不同深度土层差异性较大,要根据土层性质和状态采用不同的注浆工艺参数分别处理才能达到效果,如本工程上部空隙较大的碎石、块石层,注浆压力要小,水泥浆液中适当加入速凝剂,限时限量反复注浆,而下层粘性土部分,则要采取劈裂注浆,并采取多段分层注浆方式。 (3)在处理焦炉地基过程中,上部结构施工应暂缓进行,处理过程应分区域,有步骤的按顺序进行,同时密切监测每天的沉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顺序,保持基础沉降均衡,调节基础沉降差达到理想状态。 (4)地基允许承载力与地基沉降应同时满足设计要求才能保证建筑物安全,对不均匀地基,控制地基沉降差对保证建(构)筑物安全尤为重要,采用高压注浆加固工作量小,也很经济。能适应各种作业环境,并能达到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99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YB9258-97 《上海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BJ08-40-94 《地基处理与托换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叶书麟 叶观宝 著 《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黄生根 张希浩 曹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