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之我见(四)
人对节奏最敏感的器官是听觉,听觉对节奏有强烈的感受力。听乐音感到愉悦,听噪音感到心烦意乱。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精要地讲述,让学生通过“听”来接受教育,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精要的讲述要注重节奏。讲述的节奏,除了语言美外,还要体现表述的抑扬顿挫,即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
对于节奏作用于人的听觉,郭沫若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鼓舞的节奏,二是沉静的节奏。
鼓舞的节奏先抑后扬,有如海涛起初从海心卷动起来,愈卷愈快,到岸边啪的一声打成粉碎。“立在海边上,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地吼起来的时候,我们便不禁要血跳琬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郭沫若还引了他自己写的一首诗《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歌颂海涛有力的节奏。其中有一小节写道: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它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哦哦,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节奏)哟!
这诗的节奏同海涛的节奏一样强而有力,给人鼓舞。可见鼓舞的节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声音高昴,二是语句短促,三是语速较快。
沉静的节奏,先扬后抑。它有如远处的钟声,初嘹亮,继而悠悠绵长,最后带着袅袅的余音渐渐地微弱下去,销声匿迹,但给人的感受是沉静。例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眼。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写了“夜半钟声”悠悠慢慢,绵绵袅袅,余音不绝于耳,抒发了诗人旅途中孤寂的情怀,给人一种沉静的感受。箫声悠远低沉,也能给人沉静的感受。例如,李白的《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偻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写的是当时一个京城时的妇人,自从丈夫出了远门,她夜里睡得不安稳,一年又一年,从春天到秋天,总是音信全无。在失望和痛苦中,什么乐游原、汉朝陵墓等好景致,她都感到一派凄清。词中首先写了箫声,给全诗笼罩了一种沉静衷惋的气氛。
可见沉静的节奏也有三个特点:一是声音较低,二是语句较长,三是语速较慢。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教师精要地讲述时,运用鼓励学生,健康向上,追求真理;教育学生领悟人生,不忘自己报国的重性,读书做人;有时大喝一声促其猛省,有时猛击一掌,使其清醒;有时语言节秦咄咄逼人,今其抉择……
运用沉静的节奏,轻言细语,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纯洁的心灵;语重心长,让知识的乳汁哺育他们健康成长;娓娓动听,让学生沉浸在讲述中心驰神往,张开想像的翅膀,潜心思考,过去、现在、未来,天上、人间、地下,地球、星际、宇宙......悄焉动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知识、能力、智力,这一切都在沉静之中潜移默化,潜滋暗长……
鼓舞的节奏与沉静的节奏还要巧妙运用停顿和重音。在教学中这两种节奏交替使用,跌宕生姿,既让学生受到科学的教育,又得到美的享受。
(四)把握情感变化的节奏
科学实验表明:人的感情活动平静时,生理节奏比较平缓;感情活动激烈时,生理节奏也会相应地比较急促。改变人的生理节奏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情感活动的变化,相反情感变化也会改变人的生理节奏。语文老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变化伴随着教学内容而波澜起伏,有时感情激动,有时感情沉郁,有时感情浓烈,有时感情淡泊,可谓“浓装淡抹总相宜”。马卡连柯也曾说过:“要能够用十五到二十种声调说同一句话——‘到这里来”——才算是一个好教师。”声调是与感情连在一起的,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声调,感情富有变化才能引起声调的变化。
感情变化从主体对事物的体验、评价来看,大体有“喜、怒、哀、爱、恶、欲、惧”七种;而从感情参与的成分看,主要是两种:浓与淡。
浓与淡,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情绪结构的图式。浓,指教师的感情强烈、激动,语言表述节奏快;淡,指教师的感情比较平静、温和,语言表述节奏慢。一堂课,教师的感情既不能慷慨激昂到底,也不能像“晕疲道士”念经那样让平淡占满课堂。它要求教师情随境迁,情以文异,情因人(指学生)发,该“浓”则浓,该漪老师曾说:“如果45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所变化,否则课堂教学就会成为一潭死水。特级教师斯霞说:“课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这感情的起伏变化,“浓”与“淡”交织,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神经,就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断地产生兴奋,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情感共鸣:时而静如古井,时而动若惊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味,在强烈感情的推动下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学校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下一篇
:
校园里文化建设分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语文
课堂教学
节奏
2020-03-12 09:09:37【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论文
汉语言文学
学前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教育论文
工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会计
法律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理工科论文
物理学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下载
包装工程论文
印刷工程论文
工业工程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生物工程论文
制药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