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浅谈《百年孤独》的艺术特色(四)
销售价格:
TXW822158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作家意在提醒公众牢记容易遗忘的历史。
又如“一个女孩由于不听父母的话,变成了一条蛇。”这个描写,意在暗示人们应遵从父母和长辈,否则就会遭受严厉的惩罚;“天空中橙色的圆盘,仿佛流星一样掠过天空,”这又象征着死亡的来临;“菲兰达和阿玛兰塔头上出现了一个表示惩罚的光环,”雷贝卡的房子“油漆刚一漆上墙壁,就又剥落下来,用厚厚的一层石灰水也无法阻挡,杂草冒出了地面,房柱在闷热的常春藤包围中一根一根地腐烂。”这暗示即将来临的毁灭气息势不可挡;“有一次,趁奥雷连若·布恩蒂亚在厨房的时候,四个男孩钻进他的房间,企图毁掉羊皮纸手稿。不想他们刚刚一抓起发黄的稿卷,一股无形的力量一下子把他们提了起来,把他们一个个悬在空中,直到奥雷连若·布恩蒂亚回来,从他们手里夺回了羊皮手稿。”这又预示了这揭示布恩蒂亚家庭命运的手稿是碰不得的,布恩蒂亚家庭的命运是天已注定的,它将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文中还写道,当人们像天使的怪物折磨致死后,“这儿的新娘没有一个不怀怪胎的,”这是也是暗示人们:要怀着慈悲和怜悯之心,不能做伤天害理的恶事,否则的话,就会遭报应的,到时只能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二、独特的叙事结构使作品既富哲理又有艺术感染力
(一)倒叙手法的创新运用
作家独创了从未来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小说的开头一句就非同凡响:
“多年以后,奥雷连若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备想起他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一句奠定了小说总体时框架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为了展现“参观冰块”的一个小说的初始情节,而且在一句话中包含了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未来。小说的叙事者不是像一般回忆的小说那样,站在全部故事的终点回溯已经发生的情节,而是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现在”,既能回溯过去,又能预示未来,从而囊括了小说的三个时空。这种具有“三维”特征的叙述时空的设置,有助于小说凸显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有助于表现布恩蒂亚家族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沧桑。有研究者指出:“这种既可以顾后,又能瞻前的循环往返的叙事形式,织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
叙述者着眼点从奥雷连若上校面对行刑队陡然跳回,到幼年时认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以描述马孔多初建时的情景,然后又从马孔多跳回史前状态,再以“史前状态”叙事马孔多的兴建、兴衰直至奥雷连若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并由此派生出的情节。这样,作品的每一个“故事”往往从终局开始,再由终局回到相应的过去和初始,然后再循序展开并最终构成首尾相连的封闭圆圈……从而强化了马孔多的孤独状态。
(二)作品与情节的进展中,有诸多哲理的表现
1、首先,故事的展开是霍·布恩蒂亚与妻子结婚的顾虑,因为近亲结婚会生出有猪尾巴的后代,由这个可怕的故事开始,最终结束于家庭的最后一个后代,他出生时还是长了一条猪尾巴,轮回的宿命体现无疑。梅尔加斯是一位神奇的旅行者,他的每一次到来,都会给马孔多带来变化和进步。他从磁铁的威力出场,是故事的发展的一条暗线,他给马孔多人民以启迪,以智慧,以无穷的希望和遗憾。这也是现实中人类心里的一个表现,他死而复生,在作品中近乎神仙,他是马孔多人民的一个隐约寄托,这也可以认为是对人类历史的一个缩影。在马孔多人民陷入失忆绝境时,他神奇地挽救了大家,这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表示,一种信仰,过去、现实的启发性的暗示。
2、在人类的原始情节的表现上,作品也有一些表现。如霍塞·阿卡蒂奥和弟弟与同一个放荡女人的性爱,兄妹间、姑侄间、母子之间的乱伦。最为明显的是,霍塞·阿卡蒂奥的鲜血,一直流淌向阿马兰塔,一直流向母亲,表现出超越生死的人类固有的亲情的深厚。
3、在作品的整个叙述中,家族中总有一个男人在研究揭示家族命运的羊皮书,这几乎成为一个定律,世世代代,从未停止,那未知的神秘包裹着家族的繁衍,然而,秘密揭开的那一刻,就是家园和家族毁灭的那一刻。是否我们人类也在做类似揭秘羊皮书的工作?我们人类的未来又将怎样呢?
《百年孤独》在艺术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瑞典文学院给马尔克斯的颁奖词中曾这样评价它的成就:马尔克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虚构出来的小镇。从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聘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道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
综上所述,《百年孤独》的艺术除了体现为魔幻现实主义技巧的集大成以及对神话传说世界的再现外,也体现为独具匠心的小说叙述结构。这一切,展示了作者雄厚的功底和才华。加上本书凝重的历史内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庞大的隐喻体系,《百年孤独》的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进一步表现出来。这样的文学作品,是世界人民的瑰宝,全世界因为拥有这样的作家而感到荣幸!
参考文献:
乔·拉·麦克里《<阿莱卡>和<百年孤独>:世界的两个缩影》,《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第44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
吴晓东,《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89—10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左转》的战争描述
下一篇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形象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浅谈
《百年孤独》
艺术
特色
2022-06-29 08:58:19【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