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当前学前儿童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二)
销售价格:
TXW818555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最终要使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做好事、助人为乐成为优良品质的一部分,养成愿意做好事、愿意助人为乐,愿意做少索取多奉献的志愿者,并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而功利性教育,容易形成过于追逐名利的价值取向,是外力强压给孩子的,这很难让孩子的内心真正地接受并物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一旦功利消失了,没有达到目的,做好事恐怕就难以长期坚持。
(三)父母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欠妥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尽管学龄前儿童年龄还小,但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父母格外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因为,学习成绩有分数作为评价机制但是道德品质的好坏却没有一个确切的评价手段。一个道德品质很好但是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很可能进不了一个好大学,但是一个道德品质一般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却可以被好大学录取。而进入一所好大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丁说过一句话:“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空白”。是的,一个人可以不聪明,但是他高尚的品德依然可以为他赢得别人的尊敬;而一个道德有问题的人,即使他再足智多谋,也为别人所不耻。因此,作为父母,我们除了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还有的父母认为道德质不需要教,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事”。殊不知,早期没有打好良好的稳固的品德基础在孩子进去童年中期后对孩子品德发展非常不利。由于内心没有稳固的价值观,孩子易受别的孩子和社会上不良的价值观的影响。这就像把一艘没有舵的小船驶入大海,没有自己的方向,受风浪摆布、漫无目的的随处飘流。幸运的话,这艘船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安全漂流;但更有可能中途它遇上巨浪和大风而迷失了方向、撞上了礁石、沉入海底。
四、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幼儿教师以幼儿为主体的认识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教育大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活动的],是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官作用,灵活地运用集体或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现代教育观、课程观使我们认识到,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主体性教育,发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已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幼儿教师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崇高的道德榜样力量影响幼儿,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做一个好孩子。目前,幼儿教师年轻化,很多道德素养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幼儿教育的事业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无论是道德水平还是心理建构,幼儿教师和幼儿发展需求有很大差距。这些不足品行会在幼儿教育中有所体现和暴露,对幼儿的道德教育非常不利。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把自己当小孩子,多看书,多交流,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有文化,有担当的好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幼儿。这既是幼儿教育的需要,也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关键素养。
(二)优化实施幼儿德育教育,合理科学的开发德育教育内容
把德育渗透到幼儿每一天的生活当中去,创造一个与德育教育相一致的环境,使幼儿的情感、性格、品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健康地发展。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园和家庭都要设法为幼儿创造适宜其成长的环境,一方面使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减少非健康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家园共育,幼儿园和家长要经常、及时地沟通,把握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发扬自身优点及克服缺点,达到同步教育幼儿的目的。
(1)细化一日活动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它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在每天的工作中,要充分捕捉各种教育时机,注重将德育无声的渗透在幼儿来园、盥洗、午餐等每个细节,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在点名环节,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点名由教师一手包办的模式,让幼儿主动来发现班级中哪个幼儿没有到园,使幼儿学会关心、关爱自己的同伴。中、大班可以组织幼儿轮流做小值日生,协助老师完成浇花、整理图书、玩具等,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
(2)丰富德育教育载体
在德育教育中,积极改变德育教育說教式、形式化、单打一的现状,坚持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并与各科活动有机整合,开展综合性活动,重感悟,重体验,积极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道德情感。结合“美丽的杭州我的家”这一主题,可以组织开展 “百米长卷画家乡”“家园亲子放风筝”“红七月,童心颂党恩”等童趣盎然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看变化、画家乡、唱红歌、献爱心等不同形式,感受家乡的飞速变化,感受浓郁的亲情、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从而把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生活的情感教育根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在“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引领下,可以在幼儿中间积极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将“玩具大家玩、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等内容充实到幼儿教育活动中,采用日常渗透、情境表演、游戏引导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迪,最终促使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挖掘节日文化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教育内涵
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多姿多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幼儿园紧密结合园本课程开发的有力时机,积极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积极开展了课题《中国传统节日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的研究,一方面让幼儿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面不断丰富幼儿园德育教育内容。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组织孩子们给妈妈制作爱心卡、帮父母做家务,把孝敬父母内化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五一劳动节之际,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各行各业的人们”,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医生、交警、邮递员、消防员等职业特点,从面激发幼儿热爱劳动者的感情;端午节之际,组织孩子们走进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去爱心棕,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尊老爱老孝老;国庆节到了,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老师和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搜集图片、讲述自己的旅游故事等,一起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动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个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把节日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最好契机,让德育之花常开不败。
(三)加强父母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韩似萍指出:“在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长。很多家庭教育有问题,根源就出在家长身上。家长消极的社会价值观、不良情绪和相关知识的缺乏都会制约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的世界观决定了家庭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方向,要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其次,还决定了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是否具有威信,进而影响教育的效果。家长高尚的人格,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要求家长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才观、金钱观、成功观。如果家长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的言行举止会遵循正确的原则,具有良好的榜样作用,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自古以来,德才兼备一直都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美好目标,也是历来我国最高的人才标准。事业、学业上的成功可以获得物质和良好的声誉,但是一个人的快乐“惟有提高自我修养,具备良好品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享受恒久的快乐。”
五、结论
总之,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既是纵向延伸的,也是横向联系的,可以散见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把握德育的时机,将品德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多用正面引导、积极鼓励的方法,正确地加以教育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丁红涛.幼儿德育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甘肃教育.2011年10期
[2] 耿乐然.幼儿启蒙教育应德育为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09期
[3] 白婧.浅谈幼儿德育教育[N].延安日报.2011年
[4] 卢晓艺.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5] 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谈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
下一篇
:
学前儿童自豪感发展发展及引导策..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当前
学前
儿童
德育教育
问题
对策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