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当前学前儿童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 (2)(三)
销售价格:
TXW819137
(二)从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来改变当前学前儿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年,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里,家庭环境对幼儿成长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儿童模仿性强、好奇心大,这个特点决定了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对孩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此,家长们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建立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气氛,引导孩子只注重自我缺乏爱心、关心的改变。
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接受被爱和爱自己以及关爱他人,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建立温馨、关爱的家庭氛围至关重要。只有搞好夫妻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建立起和谐亲切的家庭环境。父母要爱护子女,对孩子尊重信任,不随意呵斥、打骂,以平等的、民主的、朋友式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应少一些“家长专制”式的做法,建立起新型的民主的家庭关系。当然,强调家庭温馨、和睦,不等于只关心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对孩子严格要求,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应加强孩子的关爱、爱心教育引导。对于家长、长辈给予的奖励和他人给予的帮助应心存感恩和感激。优良的家风,是无形的教育手段,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要求家庭成员有良好的论理道理观念,要形成和睦互助、敬老爱幼、谦让有礼、积极上进、努力学习、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的好风尚。可结合当前全社会开展的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创建文明街道、文明户、文明家庭的活动,进一步促进和树立良好的家风,这样 更有利于创造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环境。
2、建立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情趣改变追求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前很多的家长只注重了孩子的身体的健康,认为孩子小,只要身体上健康就一切都好。却忽视了对孩子在心理上的引导教育,造成了孩子自私、缺乏爱心、协作、分享等心理性格上的缺陷。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热情、开朗、阳光、活泼、富有爱心拥有良好品德的人。但是这些好品质是从小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长期的教育引导才能具备形成的,不是一撮而就的。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如关心时事形势、热爱科学、爱好音乐文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注重文化修养、文明礼貌等,应在家庭中避免腐朽、庸俗的东西出现,更要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对不文明的东西,家长要善于诱导,提高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增强孩子在精神心理上的免疫力。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如:按时起床、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学习、作息的时间,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务当在,在这方面家长应处处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表率。只有让孩子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使今后的人生走向宽广的人生道路。为适应孩子的心理发展要求,家长需要多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四)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
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孩子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
首先,老师要为人师表,既要注重言教,又要注重身教,特别要注重身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孩子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和崇高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对孩子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孩子当作标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孩子在园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孩子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应当是这种人。
其次,凡是老师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一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 热爱孩子,就必须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孩子,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要求我们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我们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养新人,不辜负老师这一崇高的职责。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 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深入学习各种理论学习,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结语
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想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要求的人才,就必须从小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让孩子全面发展。因而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要携手共进,营造适宜于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努力加强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不断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蓬勃地发展,使祖国的新一代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一:
[1]任佳琦。 浅谈学龄前幼儿的攀比现象[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8)
[2]姚小翠。 浅谈幼儿责任感的培养[J]. 学周刊,2017,(08)
[3]段辉君。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几点方法[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
[4]童景萍。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探讨[J]. 亚太教育,2016
[5]孙胜男。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矫正措施[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9)
[6]李维琼。 让艺术之花成为德育探究的绿色通道--以艺术为核心,全面推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 学周刊,2017,(02)
[7]盛丽。 如何把幼儿的品德教育效果最大化[J]. 学周刊,2017,(02)
[8]苏素梅。 幼儿不良习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 学周刊,2017,(01)
[9]冯文全,范潆引。 论蒙学读物的德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关于《千字文》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比较分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1)
[10]周红娣。 注重习惯培养 助力幼小衔接[J]. 中小学德育,2016,(10)
[11]梁志桑.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
:
学前儿童羞怯感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当前
学前
儿童
德育教育
问题
对策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