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浅谈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二)
销售价格:
TXW819479
马卡连柯曾告诫父母:“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注重言传加强身教,充分利用家庭在学前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自身道德素质的欠缺家庭是人一生中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孩子保障,同时更是他情感上和精神上。的主要依托和支柱。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家庭环境对家庭教育效果起着重大的影响。家庭氛围轻松、愉快、民主,家长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家长自身道德品质亦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目共睹。正如古话所说:事情总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人民道德水平却有滑坡的迹象。大家一切向钱看,只要能赚钱哪怕危害人们健康也在所不惜,比如屡禁不止的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等。很多家长为了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不折手段,吸毒、赌博、包二奶更是毫不稀奇;甚至在家里对待长辈也是毫无孝敬之心;同时,对孩子的助人为乐行为不仅不表扬,还反过头来骂孩子是傻子。他们觉得做好事就是吃亏了。在这样的氛围里,可想而知我们的孩子会学到什么。
三、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确立正确的道德认知理念,改变不当德育观念
当下教育理念存在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文化与意识观念的激烈碰撞。在这种碰撞的观念下,需要选取适合本国学前儿童德育发展的观念。学前儿童的德育是其社会化的过程。一方面不仅需要儿童身心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更有赖于儿童的心理发展。依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研究可知,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属于前道德阶段,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认识、判断和理解都是简单、浅层的。学前儿童会根据成人行为的结果用以判断道德问题的对与错。随着他们生活经验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亦随之慢慢增长。如此说来,父母的教育理念,道德认知的正确与否,体现在道德行为的践行方面将会关系到儿童德育认知发展。一方面原因是学前儿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思维,另一方面,是学前儿童会偏向于以自己的父母作为权威的代表,当作其衡量一件事情正确与否的标准。故家长们应该摒弃功利的教育价值观念,做到教育价值回归儿童和谐发展的需要,回归生活教育之中。不急于朝夕,应深刻认识到学前儿童德育是儿童逐渐在生活中获得熏陶的过程。学前儿童的德育具有连贯性,一致性,全面性。家长们需放弃重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短见,学会观察和善于利用儿童爱摹仿的天性,因材施教、增进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使孩子成为明辨是非美丑的人。家长们须合理改变功利观念,不断拓展自身的生活宽度,激励孩子们去认识、去探索。社会中的各种道德现象也会不断激发幼儿去思考、去辨真假、去分善恶。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们道德认识逐渐成熟的过程,而并非是所谓的辅导班与兴趣班所能带来的的德育价值体现。学前儿童的学习是生活化的, 是紧密贴近儿童生活的。父母作为孩子的思想的导师,行为的参照,应该践行合理的观念改变不当的教育理念,减轻幼儿德育功利观念,回归幼儿德育的生活习得。
(二)改变重言传轻身教的教育行为,遵循科学的教育方式
创造和谐的夫妻关系,加强双亲互助合作泰戈尔说:“爱就像阳光,能照亮人生,也能温暖人心,更重要的是,能让对方在自由自在的空间中成长,施展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是要给孩子多好的物质条件,而是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敬互爱这样的“软件”。要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的爱,在这样的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孩子会更有有安全感,情绪更放松,更能无拘无束的在家里玩以及和同龄人交往,因为他知道,他是被爱着的,是被关心、保护着的。国际教育基金会研究认为,在家庭中有四种不同的爱,即父母之爱、子女之爱、手足之爱和夫妻之爱。除了我们要尊老爱幼之外,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夫妻之爱”。心理学的大量研究亦显示,除了教养行为,父母本身的关系模式,也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甚至留下终生难以磨灭的痕迹。家长们不断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一方面,面对当前儿童所产生的新特点作出理性的判断,另一方面能够学习接受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要一味地紧抱传统不变。当下电视媒体数字化信息的广泛传播,儿童“成人化”的问题更能体现儿童身心年龄提前的特点,于是教育方式不再是仅限于儿童服从与说教。应提倡合作意识,尊重儿童发 展的权利,给予幼儿自由,倡导一种平行的德育教育观念。家长们需要走下“神坛”,去尊重幼儿的发 展权利,尊重幼儿的人格,体现平等和谐的德育方式。随着学前儿童逐步成长至 6 岁左右,其面对成人的言行举止,已初步具备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形成初步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已经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份、需要、行为,进行初步的判断。但学前儿童的理性逻辑思维还有待发展,家长们的德育方式应实现方法的科学性,行为的合理性。重点 体现在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并且端正其教育观念,践行尊重平等的德育方式,树立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家长形象。用以促进儿童的德育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整体和谐发展,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家长们应在生活方式中体现对孩子的“知情意 行”的四个方面的教育,逐转变德育观念,改变德育方式,以完善儿童人格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为方向。不再仅仅重视言语教育,要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熏陶。让幼儿在生活环境中能学会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形成自尊自律的意识。引导践行道德实践行为的平等性与榜样性,促使幼儿德育教育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娜,冯文全.浅议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科学,2016
[2]丛中笑.家庭教育要以德育为先[J].中华家教,2018.
[3]刘永希.生态理论下家庭德育环境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8(06)
[4]路思瑶.家长会对学生家校德育合力的支点作用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
报,2018(03).
[5]杜丽婷.少年儿童思想意识路径新探[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8(02).
[6]吴航.家庭教育学基础[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研究
下一篇
:
幼儿绘画活动环境创设策略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学前
儿童
家庭
道德教育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