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二)
销售价格:
TXW819493
(一)体验绘画乐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心理学研究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由于受到认知特征的影响,总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要融入乐趣这个因素。 否则,幼儿就会失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从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开始。同时,运用一些感性事物刺激幼儿的感官,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调动了想象力这个因素,幼儿就会饶有兴趣的参与美术活动。 例如在教学《丛林中的小鸟》 时,就利用多媒体给幼儿们展示一些小鸟的图片。然后,让幼儿们在视频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小鸟。这样,幼儿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再来绘画自己想画的小鸟。绘画的过程中,总是在结合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幼儿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没有像成人那样受到束缚。因此,我们在引导中既要让幼儿的兴趣与想象思维融合到一起,还要有目的的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开发幼儿想象力的方法很多,如利用 故事启发思维。童话故事对幼儿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故事中的人与物是幼儿想象的对象,是绘画的原始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取策略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展开丰富的思维想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经验比较的少,孩子们往往会对自己生活中常接触到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绘画活动内容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鲜艳的颜色,喜欢小动物,可以选择一些生动的动物造型让幼儿自己涂色,学习颜色的搭配,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妈妈的项链、我帮妈妈绕毛线、彩色的气球、好吃的糖葫芦”等等。幼儿有了兴趣才会有积极性,有了积极性才能激发幼儿绘画的欲望,从而激起他们对绘画的喜爱和创作。
(二)培养活动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幼儿正式用笔是从小班的绘画活动开始的,要为幼儿提供短而粗的画笔,这样可以有效克服幼儿由于小肌肉不够发达,手的动作灵活度有限的弱点。在活动前教师应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强调活动的常规;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小声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以安定幼儿情绪;教师的巡回指导以面对面、一对一形式进行,语言要轻声,不干扰其他幼儿。当然,教师提供给幼儿的工具材料必须无味无毒,确保安全。还可以通过一些故事和儿歌让幼儿明确活动安全卫生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不把工具材料放嘴里,不乱 涂乱画;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桌布、抹布、罩衣、袖套等辅 助用品;活动结束后洗手等。爱护并会有序收拾用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提升幼儿自理能力,让他们可以拟人化的语言提醒孩子如:“彩笔盒是彩笔宝宝的家,彩笔宝宝都戴着帽子,每支彩笔出去玩后一定要戴好帽子回来!”“油画棒的外包装纸是它的衣服,不能把它撕掉,油画棒宝宝没有了衣服会伤心的!”每次提供给幼儿的材料以桌为单位,数量要适宜,为他们准备有明确标识的、开放式的工具盒,活动结束后以“找家”的游戏口吻提醒并指导幼儿分类 收拾用具。此外,应培养他们尊重自己劳动成果的习惯。小班的幼儿往往只注重美术活动的过程,对“成果”似乎不怎么在意,丢弃自己的作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可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立体透明的绘画作品展示盒,悬挂于幼儿可随手触及的主题墙上,幼儿在每次活动后,无需成人协助便会迅速整理自己的作品,也可以随时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三)绘画过程中鼓励幼儿进行幼儿自由创作并适度引导
幼儿的创作应该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教师不要过多的干预,有时,幼儿作品中表现的内容可能与教师预期的内容具有很大差异,甚或是幼儿完全不按照教师制定的内容作画,也没有太大关系,允许幼儿自由表达。在绘画过程中,还可以让幼儿边说边画,一方面促进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另一方面 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在一次绘画课上,一个5岁的小男生在画太空飞行物,飞行物的后面狂放的画了一些线条,一边画还一边激情的配着子弹发射的声音,起初我觉得这团线条有些凌乱,所以建议他:“些线条可不可以画整齐一些?”小男孩很认真地告诉 我,“我想画出这个飞机飞行的速度,如果太整齐了就不能表现它飞得特别快。”孩子的话让我非常意外,我鼓励他:有道理,继续画。给孩子自由创造的空间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地位,幼儿身心发育成熟程度较低,其学习主体地位虽已明确,但主体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有效教育行为。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当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询问孩子的创作意图,顺着幼儿的思路进行积极地鼓励和引导。亨利•马蒂斯曾经说过,画家“毕生都应当善于用儿童的眼睛观看世界,因为丧失这种能力对画家来说同时也就意味着丧失一切独创性,即丧失表达的个性”。如果老师以“在现实中, 这是不可能的”而否认孩子的作品,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就会被无情的抹杀,智慧的火花也随之熄灭。对一些违反常规,与众不同的作品教师必须要能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听听他们的表达意图,及时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甚至积极引导他们展开更加丰富的想象力。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讲评活动
当幼儿认真地完成了一幅绘画作品时,总是希望老师能给予表扬,因此对于幼儿的作品进行讲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教师是要怀着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的作品。他们的小手还十分稚嫩,画出来的线条不够流畅、完美;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所画的画面往往会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不符合逻辑,但这正是幼儿绘画作品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其次,要会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讲评。如讲评要面向全体幼儿,力争使每个幼儿感到其作品被其他人所认识、所欣赏的快乐,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讲评时要将重点放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再次,要运用多种讲评方式。如不仅要重视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讲评,还要重视幼儿之间的互评,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集思广益,提高幼儿的审美 能力。或者可以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张贴或悬挂,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 作品上画了些什么内容,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 幼儿的创造愿望。
四、总结
以上是我在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经常碰到的几个问题,以及指导策略的初步探索,绘画是艺术领域的一部分,艺术领域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幼儿艺术活动的目标不是 让孩子学习高深的技能技巧,而是不断地通过视、听、触、嗅等感 知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 、创造美,并一起分 享与他们共同创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淑.幼儿美术活动中培养绘画能力初探[J].教育科研,2010(4).
[2]王艳.李文华,欧佩婷.幼儿自主式绘画指导策略[J].2016(1).
[3]杨尚斌.大班幼儿主题绘画特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4]郗娟. 浅谈幼儿的多样化绘画教学策略[J]. 科学中国人, 2015(1).
[5]施燕,张丽.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刘素丹.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教师,2014 (10)
[7]潘平.以学生发展为本,浅谈美术教学与兴趣的培养[J]新课 程,2015(07)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
下一篇
: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幼儿
绘画
活动
指导
策略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